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组图】失落的郊2
[打印本页]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06
标题:
【组图】失落的郊2
本帖最后由 uniquenova 于 2014-8-10 20:22 编辑
前言:在哈尔滨的公交线路发展史上,有这样一条线路,它是唯一一条贯穿太阳岛警备路的线路,也是唯一一条贯穿整条广信路的线路。它存在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甚至还没来得及由面包变成大车就无疾而终。而造成它停运的原因,则是江北滨州铁路的封闭——它就是郊2路。如今,郊2的前半段基本已经被35区间,35区间面包子,215和123路瓜分,而它的后半段则始终隐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仿佛从未出现,又仿佛永不消逝。
今天下午,闲来无事,从江北师大出发,沿着曲折的小径,我坐了一次探访,探访失落的郊2线路后半段,探访松北公交那段逝去的往昔。
(应大家要求补上路线图)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08
郊2路后半段的终点是“马家”,实际上这个“马家”就是现在江北师大的正门——也就是219路的终点。219的终点,盛开着一片向日葵。在路边的铁塔下沐浴着夏日的光。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11
沿着“师大路”往里走,过了师大正门之后路况就显得破烂不堪。当然去除上面的浮土,下面还是水泥路,因此不难走。向前大概七八百米就是绕城高速的桥洞子。出于本能我选择过桥向南,结果发现是条死路。于是只好折返。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19
那么就往回折返吧——折返过去,绕过来就是“新华村”。是的,你没看错,这个名字太奇葩了,337经过“这里”,363经过“这里”,而郊2还经过“这里”——类似原来那个经典的笑话:谁是NBA最厉害的球星?答案是乔丹,你看他不仅会打篮球,还在太阳报三版拍**照片。
笑话归笑话,但这里的确也是“新华村”,只能怪那个时代的人思维太匮乏,或者受到的起名限制太多了吧。
新华村的路很好走,对于面包子来说还是很适合的。路边偶见一只小动物。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41
绕过新华村,这才是真正能穿过去的四环高速桥洞子。桥下有路可以走到李满屯,那边就是松浦大道,但与郊2已经无关。走过去就发现,在高架南边已经开始铺设管线,和师大附近的显然是一体的。而上面是否会借机修一条路,也是颇令人期待的事情。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43
本帖最后由 uniquenova 于 2022-9-3 08:03 编辑
往前,就是铁路了——这是滨洲和滨北的连接线,只有单线。估计以后要改建复线吧。去的时候恰好赶上火车过道,拍了一段视频,没拍照片。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44
火车须臾就过去,道路打开,车辆前行,我站在铁路中间继续拍摄那延向远方的路轨。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46
再往前,又是田野。这边比北边好走多了。风景也从单一的玉米地变成了错落有致的田地。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48
接下来是一个池塘——塘上有一座新建的桥。桥下的西半边是干的,东半边则隐约有一点水,估计也不深。感觉这个构建有点像江北的江安街桥两边的景色,也是一半有水一半没有。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49
“过桥分野色”,唐代诗人贾岛的话用在这里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桥南边的屯子居然有了路灯。的确,这边的路就可以原则上叫做广信路了,它还有个略显zhuangbility的名字叫东北亚大街。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50
过了屯子就是广信路与江北中环路的交叉口。村口的牌子告诉我们,直到这一刻你才走出了新华村。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51
而在这块大牌子底下还有一块小牌子。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19:57
这句话倒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去松浦大桥的车辆不能走江北中环路呢?它可是近在咫尺呀!于是我走出了新华村的大门,随即就被一股烟尘包围了起来。烟雾中隐约看到中环路基本已经完全变成了一条土路,是的,自从98年的大水冲毁了十公里到吕刚屯的路段之后,江北中环路失修的情况越来越严峻。路一点点从十公里坏到三角线,再从三角线坏到了普宁医院,虽然现在面前就是129中,但很明显这里的道路也已经算不得道路了——加快速度穿过烟尘,此时身后一辆大罐车也飞驰而过。这使得我完全失去了拍照的兴趣。
当然,来的时候在大耿家看到江北中环路西边已经半封闭了,估计是正在修路状态中,不知道是只修到石油学院还是打算全线通车。
过了江北中环路,就看到松浦村新建的一个楼盘。刚刚进户,还处在装修状态,我在楼下的仓买买了一瓶水,第一件事是漱口,第二件事才是把剩下的喝完。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20:02
本帖最后由 uniquenova 于 2014-8-9 23:26 编辑
接下来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究竟是在这里找215终点还是继续往前走呢?想了一会,还是决定继续往前走。于是沿着老广信路信步向前,果然,前面已经是一片农田——新广信路在前面早就拐了弯,但那和我无关。
在路边的一个花坛停下来,里面种着大片的串儿红。这种曾经风靡一时的花坛用花早已因其烂俗的配色而被市区淘汰,但谁能说它,以及它花瓣下面的那一点花蜜,不是我们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呢?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20:05
于是我就沿着农田走下去,是的,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就成了路。而这里曾经有一条路,只是现在走的人少了。当然,尽管如此,路的价值还在,它仍旧是松浦村民们到达已经工业化了的松浦村南部的最便捷的途径。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20:07
荒废了多年,路也变得狭窄,但仍依稀能看出当年的样子——不过这也间接证明了当年这条路只能走面包子,哪怕是335的小CA到这里都会捉襟见肘。
路两边蚊虫不少,于是我加快了脚步,走到尽头,就看到了熟悉的车和熟悉的路牌。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4-8-9 20:15
本帖最后由 uniquenova 于 2014-8-9 23:27 编辑
此时,心中不由得一阵唏嘘——郊2的路在这里就终结了,南边已经是工业区,已经是新城,已经是123和35们的天下。这里不再有一条面包子郊线的位置。
是的,我没有见到郊2——甚至连它的一点踪迹都没见到,不必说车辙,车痕,就连基本的站牌子和贴纸都已荡然无存。但这仍是一段历史,历史是不因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正如如今郊2已经离去,松浦村也完全不再是一个村庄,当年在这里叱咤风云的54路和88路也纷纷离开,唯有215路还在它的北边苟延残喘。
我知道,这就是宿命,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看到,而每天都将经历的一切。就像雨果在《悲惨世界》里面说的那样:如同白日西沉,夜幕降临。
于是我便走过道,对面就是123路的站牌。须臾车就到来,坐在上面,腿感到一点酸痛——毕竟好久没有徒步了。不过十分钟,车早已风驰电掣,开到松浦大桥北,而路上看到中源大道东边的楼盘也已经开始拔地而起,从中源大道往船口的柏油路也已经铺设完成了。
变化,又将到来,所幸我们目睹了它的一切。
全贴完。
作者:
trf5566
时间:
2014-8-9 21:20
文采好的一比啊 前排
话说这郊2是啥时候存在的啊?
作者:
fxj002
时间:
2014-8-9 21:42
赞了赞了,这种文章如果不对公交线路发展的历史有着很深的了解,没有一些积淀,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作者:
renxuehong
时间:
2014-8-9 21:56
厉害啊,这写的真牛逼
作者:
下午三点
时间:
2014-8-9 22:17
不错的考古游......赞一个...
记得终点是宋家,不知是不是呼兰--沈家路段的那个宋家.???
作者:
dapeng302
时间:
2014-8-9 22:38
没少走啊,版主大人。。。。
作者:
doom
时间:
2014-8-9 23:39
好文采,江北不熟,楼主咋不画一个路线图呢,我们看的时候思路就会清晰好多了
作者:
wellxun
时间:
2014-8-10 13:37
这车当年票价多钱,是不是也三块?
作者:
ljk
时间:
2014-8-10 16:38
只记得当初太阳岛拆迁改造的时候做过一次郊2,当时去太阳岛溜达,回来坐车实在是费劲,29路太难等了,这时开过来一辆郊2(当时还不知道郊2这个名称),听乘务员说到公路大桥就上车了。开到公路大桥的时候,说是有检查的,让站着的乘客都蹲下以免挨罚。之后再找这条线路就找不到了,成了尘封的记忆。每当想起它,就觉得如今日渐繁华的松北掩藏着的神秘感
作者:
我爱座公交007
时间:
2014-8-10 17:21
怎么去的?
作者:
WJ07-17001
时间:
2014-8-10 20:52
欢迎您再来那个出口就是215一二九中的终点站。
作者:
北冰洋
时间:
2014-8-11 10:42
楼主是步行的这一圈啊?用了多长时间呢?
作者:
绿海探航
时间:
2014-8-11 17:47
全篇妥妥的有艺术气息
作者:
北冰洋
时间:
2014-8-12 09:13
本帖最后由 北冰洋 于 2014-8-14 00:02 编辑
这么远的路步行才用了一小时,速度啊。
作者:
doom
时间:
2014-8-14 00:01
清晰了!!!!!
作者:
zly99801
时间:
2014-8-14 12:41
楼主辛苦了,感谢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