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新乡:创造更多条件让老百姓乐于“绿色出行”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人
时间:
2014-9-20 21:18
标题:
新乡:创造更多条件让老百姓乐于“绿色出行”
9月22日 是“无车日”,新乡市将举行系列活动,如发放“无车日”当天免费乘车票,现场办理公交IC卡,鼓励市民多乘坐公交车、步行或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尽量减少私家车出行。(《平原晚报》2014年9月17日A06版报道)
“绿色出行”好不好?大家都说好,可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还需要政府去大力倡导呢?原因就在于,现在为“绿色出行”配套的东西少,还不得不开私家车出行。要想让更多人上下班放弃私家车“绿色出行”,政府就应该为“绿色出行”多创造条件,多做一些配套工作,让大家能够并乐于“绿色出行”。
每到上下班的时间,平原路、人民路、金穗大道、胜利街、和平大道、解放大道、新飞大道等市内主要干道拥堵不堪,已经成为市民的心病,以致于人们戏言,看一个人会不会开车,就让他(她)上平原路。上下班时间人们望“路”兴叹,以致于每到晚上6时许,出租车就不往城区去。堵,就说明车多。既然那么堵,为啥不就换一种出行方式呢?如乘坐公交、步行或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
我们从一名私家车车主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他为什么这么堵还开车。当他下班的时候,面临着开车和不开车两种选择,开车面对的是堵,不开车,可以坐公交、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下班时间段大家都下班,都去坐公交,会面临着公交短时间内严重供不应求,肯定会有人上不了公交车, 就需要等下一班车,一般就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不知道别人啥情况,反正有一次笔者在一个雨天在平原桥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有上公交车,满满的都是人。也就是说目前的公交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上下班的时间内都不能满足乘坐的需要。
那么步行呢?对于健身者来说,步行绝对是一个好的方式,一举两得,但是大部分家庭会有上学的孩子,需要他们回家做饭、辅导,从时间上来说等不及。那么骑自行车呢?确实是一个好方式,所以现在有一些上班族即使有车也骑自行车,但是数量上不多。
要想让更多人“绿色出行”,就要为他们“绿色出行”创造更多的配套设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乐于“绿色出行”。
创造条件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公交,增加数量,提高服务,让市民想乘坐时能够及时乘坐,这就需要市公交总公司增加更多车辆,设计更加合理线路,缩短发车间隔时间,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创造条件之二是绿道的建设。绿道的建设本意是为健身、休闲者使用,我市绿道主要是围绕四个外环、沿着卫河、人民胜利渠修建,而像上述那些拥挤的主干道上并没有多余地方修建绿道。拿平原路来说,不要说绿道,就是自行车道也是小之又小,自行车不得不到快车道上。不仅仅是绿道,自行车道也相当缺乏,阻碍了更多人骑自行车。
创造条件之三是相关部门还可以在城区四周建立一些换乘中转站。大城市能够做到地铁与地铁、地铁与公交车之间无缝换乘,那么我市也可以参考这种思路,做到私家车和公交的无缝换乘。例如,下班之后从东边进市区的私家车车主,可以把车辆停放在牧野广场或者牧野湖附近(牧野湖东侧可以建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当然这个地点只是笔者所设想,相关部门也许有更好的地方),再在这些地方换乘公交,那么进城的车辆就会大大减少,从而达到畅通的目的,也减少了私家车出行的频率。对于其他方位的进城人员,总可以找到一个停放车辆的地方,让私家车车主转换公交乘坐,避免了拥堵。
那么,都是私家车主,谁愿意放弃车辆转乘呢?这就需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如停放车辆免费并有人看管,转乘公交可以半价或者免费。如果真的实行,就会有一大批车辆主动停在主城区之外,不仅市民乐于“绿色出行”,而且从根本上缓解交通之堵。
当然,笔者所说的方法只是个人所想,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我们为“绿色出行”创造出更多的条件,配套设施做得更好,那么选择“绿色出行”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也许“无车日”就不局限于9月22日这一天,而是天天成了“无车日”。
我们真心希望那一天早日来到。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