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建议取消901路公交线路 [打印本页]

作者: led2059    时间: 2015-3-25 07: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1-14-56110    时间: 2015-3-25 07:25
应该取消的是22路,901路最佳调整方案就是延伸到庙岭一带,不要说线路过长影响原站点乘客出行之类的话,901路以前就是庙岭终点,那个时候怎么没说线路过长?!是因为庙岭拆迁导致那里没有居民,901没有客流才缩线到新新山庄的,现在庙岭有的是居民,901理应回到原来的终点站!
作者: led2059    时间: 2015-3-25 1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jm    时间: 2015-3-25 10:48
标题: RE: 建议取消901路公交线路
led2059 发表于 2015-3-25 10:44
市交通局应该重新规划901路线路。最好在海之韵公园为始发站,会展中心为终点站。

有必要么?有地铁足够了
作者: led2059    时间: 2015-3-25 10: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范伟210    时间: 2015-3-25 11:24
901应该延伸凌水客运站
作者: 韶山九我的最爱    时间: 2015-3-25 11:32
901要么大调整,要么就取消。。901路也体现不了9开头线路的优势。如果要23沿线恐怕不行。
作者: 范伟210    时间: 2015-3-25 11:42
led2059 发表于 2015-3-25 11:32
凌水客运站外的回车场地面积有限且被26路、32路占据。901路暂不适宜延伸至凌水客运站。

901可以学405一样进车场在出来
作者: 公交联营人    时间: 2015-3-25 13:19
感觉地铁通了23/901两条线捏在一起调度比较合适…缩减成一条线的配置,就像现在排班发加车一样
作者: 张强通讯    时间: 2015-3-25 22:36
夏天外地人看见23蜂拥而上的场景还是挺吓人的
作者: 1-14-56110    时间: 2015-3-25 23:15
公交联营人 发表于 2015-3-25 13:19
感觉地铁通了23/901两条线捏在一起调度比较合适…缩减成一条线的配置,就像现在排班发加车一样

901如果不恢复数码广场以后的线路,以后就真没有什么存在价值了,因为以后很多线路都要用空调和非空混编,尤其是如果像“公汽联营公司”说的那样,部分车辆上调票价,那么901就是彻彻底底的变成K23路了!

所以901和901+合并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作者: 公汽联营公司    时间: 2015-3-26 00:08
1-14-56110 发表于 2015-3-25 23:15
901如果不恢复数码广场以后的线路,以后就真没有什么存在价值了,因为以后很多线路都要用空调和非空混编, ...

当时是说有这个可能,不是保证一定会涨,也可能配了空调之后一直不开
但是看近两年的情况,集团对9字头空调车相当积极



作者: 斯巴鲁公交集团    时间: 2015-3-26 00:48
901可以和23区间合并
作者: 大连公交202    时间: 2015-3-26 18:20
led2059 发表于 2015-3-25 10:58
早在薄熙来同志任大连市长时,老薄同志已经调研过大连是否适合修建地铁。结论是大连根本不适合修建地铁线路 ...

本来大连就不能建地铁!地势太复杂!
作者: 动车恐龙次    时间: 2015-4-11 16:40
我的想法是(地铁通车后):
901和23合并,合并后线路为外国语大学到百合山庄(理工北门到百合山庄之间走931的路线),线路号为901。
10终点调整到小平岛(王家村之后走学子街、广贤路。既为把百合山庄的空间清给901,同时也为了方便小平岛里面的人去软件园),取消28。
22和406合并,22在弘基书香园之后走406的路线到百合山庄,取消406。
(531是否调整视客流情况,如果地铁通车后客流下降严重,就调整中途走向改走跨海大桥。)

以上如有考虑不周之处,请指正。
作者: 动车恐龙次    时间: 2015-4-12 18:47
公汽联营公司 发表于 2015-3-26 00:08
当时是说有这个可能,不是保证一定会涨,也可能配了空调之后一直不开
但是看近两年的情况,集团对9字头空 ...

你知道当年北京公交集团的空调化用了多少波折吧?说起来现在大连的情况和当年的北京还真有些相似之处,可以拿来用作对比。
在4折时代之前,北京公交体系的构架是以公交集团为主,以巴士、八方达、运通等为补充(类比现在的大连,以公交集团为主,以联营、远大等为补充)。公交集团的线路又分为普通线和专线(类比现在的大连,公交集团的线路分为普通线和小公交、巴士专线)。
当时北京对巴士、八方达、运通的政策都是非空调车1元起价,空调车2元起价。而公交集团由于是为市民提供基础服务的,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一律是非空调车及1元起价。
但是后来,一方面是提出公交车要适当提高舒适度,另一方面由于奥运的原因,也要有些上档次的车辆,因此公交集团也采购了少量空调车(这个时期北京公交集团的采购仍然是以非空调车为主,但是开始批量引入空调车了,这点也很像现在的大连)。有了空调车就涉及票价的事情了。按当时国人的理解,以及北京其它公交企业的现状,似乎空调车2元起价是天经地义之事。不过可能是考虑到了普通线的公益性,即使普通线用了空调车,也维持了1元的低价(典型的就是当时的5路,车上明确写了“空调”,但票价仍然是单一1元,这点和现在大连的15路很像)。然而对于6字头专线车就不一样了,换了空调车的,直接把票价翻成了2元起价。(典型的如当时的647路,空调车与非空调车混跑,执行不同的票价。)
然而没过多久,公交集团就被市民给告了。最终发改委给出的答复是,公交集团就空调车2元起价事宜未报经发改委批准,属私自涨价,责成公交集团恢复原价。(别的公司空调车2元起价是我们批准的,你不能直接照搬。)
由于有了发改委的反对,公交集团只好把所有线路恢复为1元起价,同时下发通知,要求所有空调车一律不得开空调,违规的司机要被处罚(当然也有个别司机自己热得受不了了,于是就冒着可能挨罚的风险开了空调)。公交集团给市民的解释是:在空调车票价问题解决之前,所有空调车视为普通车使用,因此,不能开空调。(空调车视为普通车使用可绝达不到普通车的效果,因为,只有一半窗户可以打开,以及由于车顶空调器的原因,少了一半天窗。)就说上面提到过的5路和647路的变化。5路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影响,因为原来也是收1元,只不过拿纸把号牌上面的“空调”二字给贴上了。647路就不一样,一方面不想直接说减价(多没面子啊),另一方面又必须解决,于是最后采用了把空调车调走,全部换成普通车,然后用空调车开另一条线,以及开线的时候直接告诉乘客说这车没空调,也避免乘客投诉。
上面的状况一直僵持到4折时代的到达。这时明确了公交集团运营车辆的票价一律为1元起价,不区别空调车与非空调车,以及明确要求空调车必须开空调,否则乘客可以投诉。当然,能达成上述规则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给公交集团的补贴。
后来的战略就是逐步将非空调车淘汰,全部换成空调车,并整体调价为2元起价。整体调价的时候仍然有少量非空调车在运营,也一起涨价了,这样会培养市民对非空调车的厌恶感,利于空调化进程。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