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日)上午,市交通局就《佛山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骨干线网建设首期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市“十横十纵”的公交骨干层方案以及首期“两横四纵”实施方案,努力实现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至40%。
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骨干层是佛山市地面公交线网三层网络体系的核心层次,支撑层和接驳层与骨干层紧密相关。优良的骨干层方案是佛山市地面公交线网三层网络体系成功的关键。根据国内外成功公交骨干网络的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的情况,提出“十横十纵”的骨干层方案。
其中东西向“十横”线路分别是:G1桂丹路-海八路线、G3海五路-清风路线(近期由于海五路(南海大道至汾江北路段)未贯通的原因,G3线路西部暂行海三路)、G5文昌路-海三路线、G7张槎路-佛平路线、G9轻工路-南桂路线、G11五峰路-南新三路线、G13季华路线、G15魁奇路线、G17东平路线、G19裕和路线。
南北向“十纵”线路分别是:G2新胜路-永安路线、G4佛山一环东线、G6桂澜路线、G8南海大道线、G10文华路线、G12岭南大道线、G14汾江路线、G16佛山大道线、G18东鄱南路-雾岗路线、G20禅西大道线。
以这20条线路覆盖佛山市东西向与南北向的主要干道,连接佛山中心城区(即“禅桂新”),覆盖主要的客流需求点,搭建成佛山地面公交线网三层网络体系的基本骨架。
据记者了解,首期“两横四纵”中,“两横”分别是G1桂丹路-海八路线、G13季华路线;“四纵”分别是G6桂澜路线、G8南海大道线、G10文华路线、G14汾江路线。其中,新增3条线路,分别为G1路、绿岛湖环线H01路、千灯湖环线(H11和H12)。撤销5条线路,分别为112路、151路、170路、174路、K1路。优化调整13条线路,分别为G6路(原桂23路)、G8路(原桂25路)、G10路(原167路)、G13路(原168路)、G14(原118路)、102路、105路、110路、127路、133路、138路、163路、165路。延长3条线路,分别为107路(2016年4月18日已实施)、152路、157路。
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8月15日(初定)正式开通首期“两横四纵”公交骨干线路,目前广泛征求意见中。同时,为了佛山公共交通骨干网络首期实施能为广大市民可乘客所熟悉,首期实施将考虑“三统一”,即统一番号,骨干线路以G开头,现有高峰线路G1、G2调整为其他番号。统一颜色,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与现有线路颜色加以区别的颜色,如亮橙色。统一站牌。采用与目前绿色站牌不同的颜色(如橙色),且排于线路表首位(为考虑远期替换方便,可采用现有单条线路的两倍高度),标注路名,使乘客快速了解线路沿直线行驶。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