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排在前面的3027号邮戳,更有“故事”。11月27日上午游览栖霞山,下午计划考察南京东郊的两条窄轨铁路,尤其是江南(小野田)水泥厂的900mm轨距电气化小火车,全国说不出第二处。网上只提供了简单、粗略的信息,部分公交线路还与现状不符,唯一明确见于地图的具体地点“桦墅”——可同时看到两条窄轨,还在一区之隔,没有标出具体交通线路。看到194路公交车写着开往龙潭镇,与出发的方向相符,我便上了车,以求若在沿途看到通往江宁区的交叉路口,方便的话就转车。 出乎意料的是,途中与另一条轨距为762 mm的窄轨铁路交会。由于这条铁路也是需要考察的目标,循着铁路走向乘车至龙潭总站,沿镇内道路(龙厂路二巷)踏上这条铁路,穿过一条隧道同时与火车相遇,进入铁路起点处中国水泥厂。 图2、图3 中国水泥厂小火车。早知“我出来,它进去”,那就在另一端的隧道口等候拍摄“火车出洞”,还更能体现这条窄轨铁路的地理特色。 |
路过龙潭邮局,不巧刚在5天前停业,连信筒都没有保留。虽然龙潭不是“正线计划”,但想到同事抢先休假造成我推迟一周到南京,不仅有错失栖霞山枫叶最佳观赏时间的嫌疑,而且还被“剥夺”一次寄明信片的机会,心有不甘。于是离开龙潭古镇时,尽管已是夜幕降临,我还是“咬咬牙”按照邮局门前的指示,乘坐194路车中途下车,到达来时已经看到,准备忽略的“摄山星城”邮政所,不放弃当地的邮戳。 在这家邮局寄信,似乎很没有保障——不仅是“邮政所”而非“支局”,不知能否盖上想要的邮戳,而且门前的信筒没有标出收信时间。但邮局早已下班,别无他法。我向可直接望见信筒的路边店铺售货员打听,得到信筒尚有开箱的答复之后,放入一封信。若是在龙潭,未必是寄这一封,但此处地名“摄山星城”,做“最好打算”能盖上这个邮戳,则是一件对于自己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邮品。按之前的设计,信封左下角粘贴在长沙岳麓山拍的照片,内装“×枫枫”有关的打印资料,邮戳最快是盖次日,11月28日,既是主人公28岁生日又是本人去岳麓山一周年的日子。邮票与附近的“栖霞”邮局明信片来自同一套,面值2.80元也包含数字“28”,邮戳地名“摄山”、“星城”分别是栖霞山与长沙市的别称,去这两个地方都是为了赏枫,真是绝妙到了极致。为最大可能引起邮局重视不使这封信“人间蒸发”,我在邮局卷闸门锁旁边放了一张告示(篇幅较长且“图文并茂”,只可惜自己写字的功底太差)。 图4 这个角度并非这封信的“绝唱”,悬着的心在一周之后“落地”。 图5(本楼最后一张) 网上传说的“摄桦线”,看似有了数字编码“198”。不过经历了“更好的行程”,这趟已经收班的车无关紧要。 |
比起在南京其他多数地方寄信,这封信的发送速度稍慢,一周后的12月4日收到。——当天本该一并出现于信箱的《老人报》未见踪影,信件能够正常投递也算庆幸!更令人欣慰的是,邮戳“2016.11.28 南京 摄山星城”完全如愿,当晚冒着“北方”的寒风专程下车寄信的工夫没有白费! 就在当时完成寄信,在摄山路公交站准备乘车返回南京市区的时候,突然发现同一站台的198路车能够通往桦墅。假如事先知道,则转车、寄信两全其美——不过我的“歪打正着”其实更科学,毕竟桦墅只是窄轨铁路的一个中间点,不能保证见到列车;而龙潭与次日乘出租车到达的江南水泥厂站场则是铁路首末站,加上去到的时间合适,路轨与各类车辆一应俱全。 图6、7 90厘米轨距的火车这回没时间乘坐,见到就行了。据站场工作人员说铁路将会原封不动改为旅游专线。 |
图8、9 贴15年前广州“九运会”纪念邮票的3030、3027号明信片,一同记录了本人为期两日的栖霞区之旅。 |
qndzh 发表于 2016-12-25 13:23
虽然是窄轨火车,但钢轨却是准轨的, 这样跑起来很稳。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