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人大代表计勇凯建议: 优化主城区商圈公交车型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海棠    时间: 2020-7-4 09:26
标题: 人大代表计勇凯建议: 优化主城区商圈公交车型
人大代表计勇凯建议:

  优化主城区商圈公交车型

  哈市南岗博物馆商圈和道里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商圈是全市主要的商业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客车的普及,哈市公交10路、14路、18路、101路、102路、103路、107路等线路陆续更换为纯电公交车,车长从12米变成了10米,车型变小后,载客量随之下降。许多乘客反映,新车座椅数量比原来大幅减少,车内空间变小,乘车时明显感觉比原来拥挤。除了影响市民乘车感受外,也使私家车出行数量增多。

  建议

  公交管理部门对现有市中心商业区公交线路客流量进行调研,会同公交运营企业、客车制造公司共同研究,调整、采购与客流量相适应的公交车型;针对目前新能源客车采购价格普遍偏高的情况,财政部门研究增加政府采购公交客车的投入力度,对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线路可采购“12米大容量纯电客车”或“双层纯电客车”;针对部分公交线路因老城区道路狭窄、转向不便而无法使用长车身客车的情况,研究增加线路配车数量,缓解客流压力。

作者: fxj002    时间: 2020-7-4 10:39
公交座少导致私家车增多。。。。这个逻辑真是高啊。。。
作者: 秋海棠    时间: 2020-7-4 11:04
fxj002 发表于 2020-7-4 10:39
公交座少导致私家车增多。。。。这个逻辑真是高啊。。。

以前101 102 103 107的上海空调车40个座,现在黄海20个座,现在停车不好停,很多人逛街都想坐有座的空调车,结果发现没坐,只能开车或者打车。这就增加了主城区车流量。
作者: 禁止吸烟    时间: 2020-7-4 12:33
本帖最后由 禁止吸烟 于 2020-7-4 12:42 编辑

而现实是大部分线路换了空调新车后,日均出车数都在减少。以前107路配37台12米都觉得配少了,现在107路33台e10都用不着全拉出来运营。13路当初配36台中通觉得差不多符合应有运力,现在配30台封尾黄海也没见谁嫌车少了。要说黄海座少,那107的e10座多29个座呢吧,为了有座应该愿意坐e10吧;按理来说车小了出车数应该增加、发车间隔应该缩小才是,那为什么集团要缩减出车数呢。

首先因为换空调涨价之后总有人放弃乘坐两元线路转而投奔仍然用非空调的一元线路。现在在和平路客流最好的、乘坐人数最多的不是101也不是28,而是60、59和68。59和68自身客流就硬,但60本不是客流硬线,猜测就是分流了原属于18、101的乘客。乘客被其他线路分流,空调线客流锐减,自然要重新制定发车计划。要是还按以前一元时代的发车计划跑,要么调度水平差,要么公司钱多烧的。

其次哈尔滨现在的客流分布在逐渐往群力、哈西、江北等新城区移动,13路、18路、101路这种纯正老牌老城区线路客流下降理所当然。目前哈尔滨客流最好的209路,即使换了两元空调依然人挤人,这才是真正的客流硬线;公交公司目前客流最好的12、117路,虽然用的是一元车,但客流好也与深入群力核心区有关。而108路这种老牌线,已经回不到以前用大黄前拉人利器还能在博物馆堵门的时代了。现在的108从三合园到哈站都很少能有站着的。

至于12米补贴和10米一样,买起来不划算的问题就不说了。只说公交公司手里,值得用12米空调纯电的真正客流大线有什么。大概屈指可数,更多的线路是一换上空调客流锐减,顿时现出原形,活脱脱一个伪强线。同时现在公交公司手里的非空调线,换成空调之后会是什么惨样也都不好说,比如6、15、104明显就是在靠着一元的优势硬撑。

倒是209最该用12米车,北环舍得买吗。

作者: fordbenson    时间: 2020-7-4 13:00
我们的公交行业一切都是朝“钱”看,曾经的12米线路全部降为10米,看看现在道里118的客流比101和103多多了,为啥?车大坐还多而且便宜。今年疫情原因公交普遍客流不好而且2原车根本也不开空调,直接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就我本人来说从过年到现在因为疫情就没做过公交车。

再有,这车变的更大对乘坐舒适性有很大提升,集团和个私企之所以越换车越小跟补贴和政F倾向有绝对关系,之前林市长在哈市的时候全面开启了12米时代是因为那时候车便宜么?显然不是,人家是干这个出身的知道需要什么,哈尔滨用10米纯电(尤其DD那些封尾的也就8.5米级别的载量)跑市区主要线路,浴桶E10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再来个黄海大中巴,那车最多也就适合跑跑S线路,看看疫情之前101和102是啥状态,道里七道街上不去人是啥心情。

咱们往远点儿说,看看人家欧洲12米入门级都跑小线路差不多的都是18米,是因为坐车人多吗?还是人家人傻钱多?显然都不是,瑞士更是大把的25米铰接路上跑那是因为坐车的人多吗?这就是个舒适度的问题,我们还是停留在大小无所谓能拉人就行的阶段,那何必不去回头再买三踏前置车那个便宜十多万就买了(还要响应号召新能源,还要便宜不想多投入,根本也不管你百姓舒适与否能上去车与否,典型的………………不好听的不说了),说白了就是政F不重视不扶持,你10米车和12米车一个补贴标准要我也不买12米啊,能买8米我都买8米了,显然是利益至上!

我这说法估计有不少人也不赞同,肯定也有很多人认为车破或者小没关系班次密集一些就行,但是话说回来班次在密还能赶上地铁前的104么?正常市内公交无论啥线路(那些幽灵的郊区线除外,还有那些跑的实在烂的线路就不说了)基本上你也不超过10分钟就有车吧,这种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的!所以我更倾向于车好点儿,大一点儿收2元就按时按点儿开空调,当然现在疫情另当别论,就哈尔滨的状况来看13.7乃至16、18米就不指望了,12米能继续普及别缩水就烧高香了
[attach]1777238[/attach]

[attach]1777239[/attach]

[attach]1777240[/attach]

[attach]1777241[/attach]

作者: bf2tong    时间: 2020-7-4 13:26
我想知道现在纯电大规模普及,等退役了之后大批量的电池咋处理呢
作者: bf2tong    时间: 2020-7-4 13:28
fordbenson 发表于 2020-7-4 13:00
我们的公交行业一切都是朝“钱”看,曾经的12米线路全部降为10米,看看现在道里118的客流比101和103多多了 ...

就连轨道交通极其发达的日本,18米车都开始增多了
作者: 禁止吸烟    时间: 2020-7-4 14:57
本帖最后由 禁止吸烟 于 2020-7-4 15:03 编辑
fordbenson 发表于 2020-7-4 13:00
我们的公交行业一切都是朝“钱”看,曾经的12米线路全部降为10米,看看现在道里118的客流比101和103多多了 ...

政策适合买12米时香坊木材厂都舍得花钱买,政策不适合买12米时飞翼和国营甚至都不会买,说白了谁都不是做慈善的,公交说到底是个服务型行业,是要赚钱的。有钱赚时才有心思提升一下服务质量,强如北京因为巨大的亏损也开始折腾车折腾线,不停的撤线腾出车来填坑,服务水准比以前差很多。哈尔滨没像北京一样大调整瞎折腾线路已经属于万幸了。要是放在北京,104已经撤销好几轮了。而使用成本来说,10米纯电补贴合算,电价也比天然气和柴油便宜,还真是不买白不买。我觉得12米天然气比10米纯电香多了,但经营者们觉得不香,毫无办法。但民营经营者算算成本就罢了,集团这么算计实在是太不应该,完全属于丢人行为。

单说集团现在的买车思路也完全不是正常的,以前的招标是300台分七包,分给四五个不同的厂家做,三个月内交付;现在招标是五六百台车分两包,还都是同一个厂家中标,一个月内就交付,工期压缩成这样,造出来的车质量能有多好。集团什么时候能学会按需买车,需要12米的就买12米,需要10米的就买10米,甚至像49、50这种冷门的需要8米车就买8米的,把车用在应该用的地方上,而不是追求一致性一股脑都买一样的,分车也充分考虑运力和空间需求,现在的窘境才算是能稍微解决一下。看看140这种全天无乘客的线路竟然能捡11米车,146区间和150也没有乘客竟然能分到12米车,这分车方式就离谱。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20-7-4 16:06

哈尔滨的政策对公共交通就是不友好的,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别说什么公交都市八交都市的,那都是驴粪蛋子外面光,实际上掌握话语权的人自己不坐公交,所以给公交车的政策自然就是扯淡。

咱都不用说公交,就说共享单车吧,从共享单车进市区那一天开始,生活报就三番五次报共享单车“占道”啦,“不守规矩”啦等等,然后就是城管部门直接约谈哈罗公司处理等等。是,共享单车的骑行者确实有素质低的,确实有不看道的,也确实有乱停乱放的。但问题是这些问题又是谁造成的呢?80年代的时候哈尔滨满大街都是自行车,大街上有自行车道,楼下有自行车棚,出现这些问题了吗?自从90年代之后,一修路就拆自行车道,然后新建小区不留够停车场,老小区周围不改造,任凭马路边上停满私家车,辅路上跑满私家车,有些路段“自行车道”只有30cm宽(这还是好的,看看有些路段私家车停人行道上去把盲道都给占了)。之后从媒体到政府纷纷埋怨骑共享单车的人占道不守规矩,你的基础设施建设好了,路权划分明白了,还能出现这种事?

公交车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付哥说的很对,哈尔滨的政策本身对公交车就是不友好的。投入和扶持也达不到标准,15年大调整的国营部分线路到现在还没开全,买车也是越买越小。一些重要的地点(比如哈站、西客站)连足够的公交停车场地都没有,马路停车仍然是家常便饭。这些问题如果不捋顺了,只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买私家车,然后进一步拥堵,进一步制造矛盾。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
作者: sundasheng    时间: 2020-7-4 16:55
从某音上看到一个个司机悠闲的自驾回家、出去旅游逛街,就知道现在出车率太少了。
林业总医院充电站、李范五花园充电站、日升家园首末站就能看出来,有大批纯电没上路,甚至连贴纸都没贴过、
疫情影响,很多人不愿意坐公交车,会骑车子的都骑车子,二一个票价大幅上涨,需要倒车上班的选择买车,城市私家车越来越多,违停大幅增加,12米车路口转弯越来越难转,从而使一些企业不得不购买10米车,车便宜,司机开着也高兴。个人觉得现在人生活水平高了,也变得“矫情”了,不愿意坐公交车,出门伸手打车、嘀嘀,或是自己开车,人们思想的转变,导致公交客流大幅减小、
作者: dapeng302    时间: 2020-7-5 20:47
fordbenson 发表于 2020-7-4 13:00
我们的公交行业一切都是朝“钱”看,曾经的12米线路全部降为10米,看看现在道里118的客流比101和103多多了 ...

别说25米了,15米都不能买。
作者: wangyi1853    时间: 2020-7-6 08:09
本帖最后由 wangyi1853 于 2020-7-6 08:28 编辑

再说一遍,转弯半径和车长没有关系,和轴距有关,10米车轴距6.5米,转弯半径比12米车5.6米轴距的小那是开玩笑,还是在秀智商下限?
Frankreich, Lothringen, Metz, Place de la République. Ein orange-gelber METTIS (wie die Mirabellen der Metzer Gegend) schlängelt sich durch die Kurven der Winston Churchill Strasse zur Place de la République. Die dreiteiligen diesel-elektrischen Hybridbusse METTIS werden von Van Hool auf der Basis der EquiCity Busse gebaut. Kapazität: 150 Passagiere, Länge: 23,820 m. 24.04.2014

法国,洛林,梅斯,共和广场。 橙色和黄色的METTIS(就像梅斯地区的奇迹)蜿蜒穿过温斯顿·丘吉尔街的曲线,直达共和国广场。 梅特斯(METTIS)的三部分柴电混合动力客车是由Van Hool在EquiCity客车的基础上制造的。 载客量:150人,长度:23.820 m。 2014年4月24日


[attach]1777565[/attach]

[attach]1777566[/attach]



作者: Dynamite    时间: 2020-7-6 17:47
uniquenova 发表于 2020-7-4 16:06
哈尔滨的政策对公共交通就是不友好的,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别说什么公交都市八交都市的,那都是驴粪蛋 ...

那个生活报连着报道哈啰的事情真的很烦的。好像就是不把共享单车从哈尔滨弄出去就不罢休,另外也可能是记者月底冲业绩没什么可写的 没事找事。
作者: fordbenson    时间: 2020-7-6 22:15
uniquenova 发表于 2020-7-4 16:06
哈尔滨的政策对公共交通就是不友好的,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别说什么公交都市八交都市的,那都是驴粪蛋 ...

今天去江北走在最左侧车道,快到金水桥时候突然前方放了一台共享单车,对你没看错是停在路中间的。我他M的心中无数那啥个马,这要是撞上了算谁的?这人得有多缺德冒着生命危险把单车停在最内侧车道?这事儿是不是应该找到人判刑?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20-7-7 08:12
本帖最后由 uniquenova 于 2020-7-7 08:58 编辑
fordbenson 发表于 2020-7-6 22:15
今天去江北走在最左侧车道,快到金水桥时候突然前方放了一台共享单车,对你没看错是停在路中间的。我他M ...


这种纯属欠收拾了。
作者: bf2tong    时间: 2020-7-9 12:52
我记得之前还没有现在这种共享单车的时候,苏州有一种共享单车是停车点的,把车停进去才能结算,停车点虽然固定但是能阻止乱停乱放以及私自占有的问题,当然停车点基本都是在地铁站小区门口等比较便利的地方。
作者: whltttt    时间: 2020-7-9 16:16
禁止吸烟 发表于 2020-7-4 14:57
政策适合买12米时香坊木材厂都舍得花钱买,政策不适合买12米时飞翼和国营甚至都不会买,说白了谁都不是做 ...

150路不是没有乘客,一是,线路那么长,就几个站停,乘客咋上车。二是,有时候一个多小时都不来一趟,谁能等得起。  跟幽灵似的,不是非坐这条线路,谁都会做363和336和369路代替150路,宁可两头走一里地。因为实在伤不起啊
作者: zhouyunqi    时间: 2020-7-9 16:36
whltttt 发表于 2020-7-9 16:16
150路不是没有乘客,一是,线路那么长,就几个站停,乘客咋上车。二是,有时候一个多小时都不来一趟,谁 ...

150应该就是林大掏钱开的吧
作者: 706572    时间: 2020-7-9 19:59
新闻都放出来了 今年12m稳了吧
作者: fordbenson    时间: 2020-7-10 09:15
706572 发表于 2020-7-9 19:59
新闻都放出来了 今年12m稳了吧

我严重怀疑你“想多了”
作者: 冯小先生    时间: 2020-7-10 11:16
本帖最后由 冯小先生 于 2020-7-10 11:32 编辑
uniquenova 发表于 2020-7-4 16:06
哈尔滨的政策对公共交通就是不友好的,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别说什么公交都市八交都市的,那都是驴粪蛋 ...

最大问题还是市里债务膨胀的实在太厉害了,至于说为什么会膨胀这么厉害恐怕也跟城市外围大兴土木不无关系,城市债务问题不解决那么地方也只能照着补贴去买车,至于补贴政策本身合理与否跟地方显然说不着,这个你得找中央跟工信部
还要响应号召新能源,还要便宜不想多投入,根本也不管你百姓舒适与否能上去车与否,典型的………………不好听的不说了
对于地方来说不响应中央号召的结果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但现在市里财政去响应号召也只能响应出来这玩意,要不然可以看看世行那批洗澡桶跟北折的各种电鹰,那玩意论载客还没E10强呢

作者: liyingying    时间: 2020-7-12 14:36
既然没钱,就不要80万的车,要30万的大车就行,不需要空调,可以调整票价投币2元,公交卡1.2-1.5,双赢。现在票价这么高,车又这么少,挤成狗,好多身体弱的还怕吹冷风,直接买车了,或者打滴滴
作者: zhouyunqi    时间: 2020-7-13 11:18
liyingying 发表于 2020-7-12 14:36
既然没钱,就不要80万的车,要30万的大车就行,不需要空调,可以调整票价投币2元,公交卡1.2-1.5,双赢。现 ...

有空调收两元都直吵吵呢,还想没空调两块?你觉得可能吗
作者: flanker    时间: 2020-7-14 21:19
1元的还比8m黄海大,还比黄海安静,黄海能把电动车做那么吵我也是服了
作者: 流风    时间: 2020-7-15 20:25
现在我是一点不惦记公交车了。因为压根就没希望。能把地铁2号线。3号线建完就算哈尔滨赢了。再加个机场专线更好。有交通再能有发展啊。看看所有关于哈尔滨交通板块的BBS。看一眼回复“我就放心了”
作者: zhouyunqi    时间: 2020-7-16 21:36
liyingying 发表于 2020-7-12 14:36
既然没钱,就不要80万的车,要30万的大车就行,不需要空调,可以调整票价投币2元,公交卡1.2-1.5,双赢。现 ...

回点评,几乎不可能了,本来一块钱定价都已经多少年了,你突然没有理由的改老百姓是肯定不乐意
作者: 353    时间: 2020-7-16 23:19
我屯唯一一辆12米城市公交的纯电动在给通联跑通勤呢吧
作者: xtacty    时间: 2020-7-18 19:48
本帖最后由 xtacty 于 2020-7-18 19:52 编辑

主城区尤其是LZ所提到的商圈本来道路资源很紧张,适合小车型;
同时客流量又不小,需要的是大车型。似乎是两难的事。
但观察哈市的公交线路设计,似乎缺少些元素:社区微循环线路占比几乎为0……全都是点多面广、七拐八拐的超长线,以209为代表的神线,就是各次漫无目的的延伸造成的!然而209之类线路的口碑怎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如果城市里多了些小车型的微循环线路,效果又会是什么样呢,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居住在外地的各位肯定更有体会!


作者: 353    时间: 2020-7-20 17:08
xtacty 发表于 2020-7-18 19:48
主城区尤其是LZ所提到的商圈本来道路资源很紧张,适合小车型;
同时客流量又不小,需要的是大车型。似乎是 ...

哈尔滨这个微循环啊。。。想开起来首先就得解决换乘优惠的问题。。。。
作者: xtacty    时间: 2020-7-21 23:29
353 发表于 2020-7-20 17:08
哈尔滨这个微循环啊。。。想开起来首先就得解决换乘优惠的问题。。。。

群力那边好像有几条微循环吧?江北的146,原83支线(233)也属微循环性质,这样看来其实有不少~
观察各地乘车优惠策略,基本上是(1)单次乘车优惠力度大,(2)多少分钟内换乘有额外优惠,二者取其一。多次乘车,单乘次原价平均2元,优惠后平均打7折是比较理想的。
对于微循环,但我认为关键还得是首先设计出好的线路,和长线形成互补(不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和地铁高效接驳,让乘客方便了是王道。
另外就是,要给市中心减负,市中心功能向外围疏解,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为连接主干通道,这时微循环就起主打功能了,前景可期!~
作者: liyingying    时间: 2020-7-25 17:12
微循环可以不用空调一块钱接驳地铁
作者: yza6633    时间: 2020-10-2 15:49
怎么说呢,101 102 103的车确实小,10.5的车乘坐体验还不如中巴.但是这个人大代表,脑回路确实清奇,导致私家车增多原因好多呢,为啥就说公交车小呢

作者: yza6633    时间: 2020-10-2 15:51
706572 发表于 2020-7-9 19:59
新闻都放出来了 今年12m稳了吧

我感觉不大可能
作者: chufan3475    时间: 2020-10-2 16:34
长江路(南直路到化工路段)最近发现在加过街天桥的路中央出入口,是不是传说中的公交廊道,如果买12米车也就是用在这的吧。
作者: 北冰洋    时间: 2020-10-3 21:49
chufan3475 发表于 2020-10-2 16:34
长江路(南直路到化工路段)最近发现在加过街天桥的路中央出入口,是不是传说中的公交廊道,如果买12米车也 ...

这一段路在建公交转用道吧?站台在中间吗?难不成要换左开门的公交车?
作者: 秋海棠    时间: 2020-10-18 22:26
..............................
作者: 秋海棠    时间: 2020-10-18 22:27
yza6633 发表于 2020-10-2 15:49
怎么说呢,101 102 103的车确实小,10.5的车乘坐体验还不如中巴.但是这个人大代表,脑回路确实清奇,导致私家 ...

如果车大、座多、不挤,有的人就不开自己车上班啦!
作者: 流风    时间: 2020-10-20 22:28
706572 发表于 2020-7-9 19:59
新闻都放出来了 今年12m稳了吧

全权代表政F回答热心网友的提问:嗯。稳了。稳不买。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 流风    时间: 2020-10-20 22:30
353 发表于 2020-7-16 23:19
我屯唯一一辆12米城市公交的纯电动在给通联跑通勤呢吧

你让我突然想起了那台白天鹅。金旅12M混动。估计现在没好了吧
作者: 流风    时间: 2020-10-20 22:34
话说我觉得有其中之一的可能:换成10M纯电动的最终原因,政F其实在等地铁2.3号线开通。或者说这么做目的可以缓解一部分客流压力。至于补助和利益的问题是完全脱离不了干系了
作者: fordbenson    时间: 2020-10-21 13:37
流风 发表于 2020-10-20 22:34
话说我觉得有其中之一的可能:换成10M纯电动的最终原因,政F其实在等地铁2.3号线开通。或者说这么做目的可 ...

具体原因就是12米补贴和车价没有10米来得划算然后自然就是各种乞丐版10米
作者: 流风    时间: 2020-10-22 18:59
fordbenson 发表于 2020-10-21 13:37
具体原因就是12米补贴和车价没有10米来得划算然后自然就是各种乞丐版10米

的确。过去认识一个开黄海10M的。跟我说新买的车到手坏,开500米坏3次,还没有重样的。
作者: agtno16    时间: 2020-11-4 23:43
小弟就自己的一点经历斗胆写点东西吧,哈尔滨市空调车票价不合理的问题,闲来无事的时候,分别通过12345,信访系统,反应过这个事,建议改成像其他城市随季节变化而浮动票价。不反应其实也就罢了,也不打算真能成事。只不过后续的事,开始了。公交管理处说,票价制定是物价部门的职责,我办无义务受理。物价局称,物价部门只是负责这部分价格的核算,具体的生效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发改委负责的。发改委回复,发改委只负责上会讨论,至于票价是多少,都是由对应的物价部门提请的,他们并不负责修改价格文件。物价部门说,这个事也好办,让业务发起部门,也就是公交管理处提请业务流程,那么就可以启动相关机制。公交管理处说,目前没有诱因可以启动这个程序。公交管理处只是价格文件的执行部门,至于价格文件是否合理,他们不管。就此,完结。信访办回复,鉴于与该业务流程的所有部门均以公函形式回复,此事与我办无关,信访办也只能将此件先搁置。待后期可能的业务流程和法律法规健全后再进行业务流转。PS:在接到某部门的信访回访电话中,这名工作人员说,别再反应了,真启动价格变价机制,指不定咋回事呢,万一要是启动完,反倒涨价了,那咋整啊。
作者: 秋海棠    时间: 2021-3-3 09:59
45司机说:现在什么时候换车汽车公司说的都不算了!
作者: liying    时间: 2021-3-3 19:59
还是怀念108非空调前置时代,车内宽敞,还有电车公司历史和赵一曼事迹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