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郑风田:“公交悲剧”捅开公共大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录像机    时间: 2009-6-18 21:26
标题: 郑风田:“公交悲剧”捅开公共大问题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
“公交悲剧”捅开公共管理大问题:不断的死伤人事件凸显我国部分地区公共交通部门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缺失,而过分的拥挤折射出城市公交部门服务意识很差,“公交空调车禁令”暴露出管理部门在出台关系民生政策的随意性、简单化与粗暴化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公交悲剧”其实是低级事故,为什么频发如此低级的错误令人深思。
公共交通工具是大多数人出行的选择,但近年来我国却屡现公共交通让人跌掉眼镜的低级恶性事故:先是有清华老教授14岁幼女在公共汽车上被女乘务员卡着脖子呼吸堵塞致死事情,后又发生火车上列车长对一乘客捆绑致死事件,如果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时不时的都会有恶性公共交通事故。最近成都的这次悲剧也属极低级事故之一:6月5日,成都公交车居然发生燃烧,导致25人亡76人伤,整车120多位乘客,安全逃也者仅7人!而报道说这辆核载75人的汽车却被塞入120多位乘客,公交部门把乘客当“牲口”拉了,经济效率倒是挺高,空间利用率估计也是世界第一,但好象公共车应该是装人而不是装货的车,都把人当砖头拉了馅饼拉了,一层紧贴一层。
成都的公交悲剧事故一下子将大众的视线转移到公共交通安全的话题上来,而仔细反思这些事故背后的意外和客观,你会发现我国公共交通部门问题其实还真大,包括安全意识缺失、服务意识缺失、管理随意等问题。
安全意识缺失:“公交悲剧”折射出公交管理部门安全教育环节缺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缺乏。
我们知道,大家乘坐飞机时,在飞机起飞前一般都有一段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如何处理的演示,而飞机的乘务员在上岗前也会有各种各样突发事件处理的培训。而最近发生的公共汽车、火车的事故,本来是极容易避免的,但却出现了极低级的悲剧。这些悲剧的出现,折射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相关的培训、防护意识缺失问题。
成都公交悲剧,大家对小小的救生锤给予的极大的关注,更有厦门公交集团的一位相关负责人为公交部门辩解:公交空调车上都有安放救生锤,但经常是“刚补充一批救生锤,很快就被偷了,再补充一批,又被偷了”。于是板子又被打在了乘客身上。其实这正是公共交通部门出现大问题的主要原因,出了问题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从来不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其实防范救生锤被盗太简单了,比如用电子感应器,谁一拿起锤子就会触响警钟,另外顾客也是可以教育好的,在公共车行驶期间,完全可以学习香港路讯通的做法,播放安全须知,慢慢向乘客灌输安全防护意识。其实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口头上,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各种顾客安全知识教育、车型的选择、车窗的开启、人员的疏散、救生锤的安放等。比如车型的选择,成都这次的公共车大火事件,在司机旁边的乘客可以从司机座位的侧窗跳出去逃生,而其他地方的乘客却打不开窗户和车门,为什么不安装易开启的车窗?或者如果是空调车应该安装一个按钮,紧急时刻一按全部车窗与车门都可找开。
公交悲剧折射出安全教育环节缺失。上述悲剧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偶然,它折射出我国目前公共交通部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环节的缺失,即在面临突发事件等危机关头时该从业人员不知如何处理危机的能力。如果事先进行了各种安全意识的培训与教育,让司机与乘务员详细了解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并进行了各种演习,再配以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有针对性的检查,我想这种突发悲剧就会大大地减少。
说来说去,无知者不畏,如果公共交通部门有安全意识的话,这些问题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何提高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火车、地铁、出租车等从业人员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目前已刻不容缓,因为随着人员流动的加大,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会愈来愈大,如果进行的整体的安全意识教育及培训,让从业人员了解在突发事件时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把事故中死亡人员降到最低。而缺乏安全意识的教育,一发生则会带来大的群体性的死亡事件。
如何让老百姓能够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以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培训,提出从业人员素质,让每一位从业人员在上岗前都必须进行全国地学习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唯有这些才能避免各种低级的公共交通悲剧事件的发生,把损失减到最低。
实际上公共交通工具面临的突发事件并不算太多,常见的也就是防火、防盗、防撞车等事故。公共交通部门如何认真地把近十年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常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的总结,对每类重大事件提高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段及突发事件后的处理方法,编写成教材,让每一位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学习,并进行适当的现场模拟演习,果如此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北京公交车上乘务员带头打乘客、火车上列车长带头捆乘客,成都公共汽车上乘客打不开车窗与车门的恶性事件了。
当然,加大问责体制,上出现事故的主管部门受到惩罚也是必需的,否则安全培训一般难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城市公共交通过分“拥挤”是公共部门垄断化下的恶蛋,仅靠增加投入是难以解决的,公交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与人大监督机制。
成都出事车那么一个狭小的空间,竟然挤塞进百余多乘客。在这样一个人人挤在一起的空间里,发生意外要想瞬间逃离出去是比登天还难的。据一位成都人暴料,每次在成都春熙路乘坐4路公交每次一上车就是“爆挤”,中间过道变成人墙,一旦车内出点事故乘客根本没逃生的空间。公交车也没有限定荷载限制,一般是来者不拒,乘务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使劲往后挤”,估计这与收入是挂钩的,“鼓励型超载”也是拥挤原因之一。
“拥挤”几乎是我国城市公关一直解决不了的顽症,凡是乘坐过公关汽车的人我估计都有过被挤成馅饼的经历。有些人认为是ZF对公共投入太少所致,在城市发展中,应该把公交的建设、管理放在优先位置,给予政策、投入等多方面的支持。我认为仅靠ZF资金投入是解决不了公共“拥挤”问题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垄断导致的公关管理服务太差所致。即使投入再多的钱,如果这个垄断的体制不改,乘车被挤成馅饼的问题还是难以得到完全解决。近年来私家车之所以兴起,城市公关服务意识太差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除了加强ZF的公共投入外,还应该引入监督机制与制度革新,比如让人大代表与管理部门人员每周微服乘坐几次,体现一下老百姓坐车的难度,引入竞争机制,也让部门线路允许民间公司竞争,ZF一样给予同等的补贴等。
取消空调车:是用新错误去纠正旧错误,暴露出公交管理部门出台政策的随意性与管理粗暴化问题。
6月5日成都发生重大乘客伤亡事件后,有些地方的管理部门检查、反思,汲取教训的速度还真快,出台了一个名为“亡羊补牢”的政策,但却怎么看怎么不对劲,比如据报道,沈阳市交通局在事件发生仅1天后就拿出了应对之策:今夏沈阳将取消空调车,还规定即日起,携带桶装液体者一律禁上公交车……据说是沈阳市交通局第二次召开公交企业紧急调度会。石其金局长当场拍板,敲定上述关系到百姓乘车出行安全方面的系列重要举措。(6月7日《沈阳晚报》)
幸好是空调车出事了,如果是一般的车出事的,这位局长大人是不是也出台所有公交车都取消的禁令?一辆公交车安全与否,其实跟有没有空调应该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拍脑袋”式地将空调车彻底取消太矫枉过正了,这暴露出我国部分公交管理部门管理的粗露化与出台民生政策的随意性。其实空调车没有错,最大的过错是人,是那些占据管理岗位的管理者,如果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空调车上安装好相应的车窗与应急措施,类似的安全事故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这位局长大人却行起了“禁空令”,实际上他可能认为自己的政策很聪明,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可以节省办公费用,还可以落一个“为了顾客的安全”,都把顾客当冤大头了。管理能力的缺失最后都让顾客来背着,这样的管理与管理者,不出大事才怪呢。
单从这方面看,不仅仅是安全意识的缺失了,目前的当务之急可能是公交管理部门首先加强培训管理者的管理素质了。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发表于:2009-06-16 08:30:16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2614689/285/14/27/3_1.html
作者: alljtcc    时间: 2009-6-18 21:48
都取消得了,改成牲口拉车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09-6-18 22:52
全是扯淡……一点常识没有
如果是空调车应该安装一个按钮,紧急时刻一按全部车窗与车门都可找开。——干脆全都安弹射座椅得了
用电子感应器,谁一拿起锤子就会触响警钟——要是有乘客好奇拿起来看看,没必要把人家当成贼吧?
火车上列车长带头捆乘客——显然乘客不配合工作,不捆他捆谁?
公交车也没有限定荷载限制,一般是来者不拒,乘务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使劲往后挤”,估计这与收入是挂钩的,“鼓励型超载”也是拥挤原因之一——不是票员想超载,是客流大,你不让乘客上乘客也不干啊,只要还能塞进去就得往里塞,着急走呢。这教授多少年没坐过公交还发表和公交有关的论文,真不知说啥好
作者: 434448    时间: 2009-6-18 23:13
窗户还是用能推拉的好,现在猪流感
作者: 稀里哗啦    时间: 2009-6-19 02:25
如果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公交部门,这个叫兽,叫够了没???
作者: 午饭    时间: 2009-6-19 02:47
都跟915支2市的又有人该叫唤了
作者: Otto    时间: 2009-6-19 16:35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服务行业应该有这个意识 责任问题很明显 一些悲剧确实是可以避免的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