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城乡公交一体化怎么就这么难?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09-11-29 03:19
标题:
城乡公交一体化怎么就这么难?
本报消息(记者 严志亮)昨天,本报刊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社会呼唤》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发来邮件的热心读者,大都有一个疑问:都在喊要改善民生,都在说要城乡统筹发展,可城乡公共交通的统筹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市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怎么就这么难?
市区江滨小区的赵先生说,长期以来市区的城市公交与城乡客运分属建设、交通两个系统管理,其管理体制和执行的政策不一,导致了城乡客运二元割据。
从事运输行业的周先生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市区农村客运存在着承包、挂靠和公司化经营三种模式,特别是个体经营的中巴,私下违法炒卖现象十分严重,与其挂靠的公司存在车辆产权与线路经营权归属问题上的矛盾。公司认为线路经营权是行业管理部门许可给企业的,挂靠(承包)合同期满后理当由企业无偿收回。而经营者认为行业管理部门最早审批给他们的线路经营权是“永久”的,认为有了车辆产权就有了线路经营权,这样到期班线经营权很难收回,这是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最大难题。
在婺城新城区的正方集团发来邮件,强烈呼唤市区城乡客运一体化,为公交公司设立站点减少矛盾,方便企业员工的出行。
市区的鲍女士来信说,个体中巴承包、挂靠经营全省都存在,其他市都能解决,我市的好多县市也都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了,为什么就市区这么难?实现这一目标要有财力的支持、有关部门的努力,还要看ZF和部门的决心和办法。
带着读者的意见,记者走访了市有关部门。市运管处处长程智说,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客流量的迅速增长,由于ZF缺乏足够的资金提供运力支持,当时社会普遍存在运力短缺、乘车难的问题。为此,国家在“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有水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行车”的指导思想下,实施了“谁投资,谁收益”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以解决群众走得了的问题。20多年来,个体经营者在追求个人发家致富的前提下, 客观上为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ZF分担了社会责任。
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承包、挂靠为主的客运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客运市场的快速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更好的出行需求。应该说,目前ZF已基本具备承担公共交通服务的能力,但市区如何实行公交一体化改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据了解,目前市区共有农村客运班线53条,班车238辆,农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4.67%。238辆班车中个体承包挂靠经营的有140辆,2009年底经营期限到期的班车共有109辆,其中个体有75辆。由于受利益驱动,有经济效益的热线和干线客运车辆班次多、争着跑,运力过剩,而无经济效益的冷线和支线则车辆少,部分山区农民出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行业管理部门为适应市场需求,方便群众出行,需要对班次班线作出一些调整,而这些调整一旦触动了现有经营者的利益,有的就会采取拦车、堵路、上访、罢运等过激手段,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致使班时不能调整、班次班车不能增加、到期班线收不回、新增班线开不通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3年以来,为减少矛盾,促进客运市场健康发展,在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市区的客运企业想办法完成了部分农村客运班车的公司化改造工作,如金华至孝顺、傅村、澧浦等线路,为市区农村客运班线的公司化改造工作作出了努力。然而,这些公司化改造班线由于改造成本过高,享受的各项政策也未能到位,经营状况差,企业不堪重负。
“岭下朱土菜馆”的老板朱伟洪认为,开通公交车他们那里的企业员工都很盼望,能提高城镇的品位,集聚人气,带动镇上的第三产业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能早日攻克难题。
市区郑岗山的方先生也发来短信说,现在他们那里的中巴和310路公交车,由于部分线路重叠,经常产生矛盾,影响市民出行,希望市有关部门借鉴其他城市的好做法,能够早日实现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统一管理。
城乡公交一体化,最难的是对中巴进行公司化改造。为了学习我省其他市的好做法,本报将陆续报道嘉兴、萧山、余杭等地的先进经验,敬请读者关注。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