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背着行囊“追”火车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人    时间: 2007-4-9 12:45
标题: 背着行囊“追”火车
火车发明于180多年前,演变至今,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近些年来,关于火车发展的新闻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蒸汽火车的退出,电力机车的发展,第一条进藏铁路的开通……在感受火车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却沿着铁路线飞奔。绵长的汽笛声,厚重的质感,颤动的铁轨……让这些年轻人对此痴迷不已。

一坐火车就兴奋

老李是“东方车迷网”的一名会员,其实他的年龄并不大,也就26岁。车迷们称他老李,是因为他对火车的执着之情已持续了十多年。从小紧靠着铁道居住,老李对火车有着特殊的感情,枕着那有节奏的“咯噔”声入睡是惬意的事情。“我小时候看着那结实的铁家伙呼啸而过,感到真是相当有气势,那时我就想如果能成为火车司机多好。”老李说,他小时候一到周末就莫名兴奋,因为有时间可以坐火车了。毕竟经济条件所限,当时年仅十多岁的老李把平日的零用钱攒下来,买张短程票,不管火车开向哪,只要坐在上面感受铁轨间的“跳动”和晃荡的感觉就已心满意足。


等到年龄大些,喜爱火车的理由又多了许多,“坐着火车看着窗外的景色,没有重复的看不及又抓不住的一刹那,感觉真的很美。”老李说,在四川境内一段过秦岭的铁路线上,那里壮美的风景让他终身难忘,“在许多电影中,火车成了爱情的发生地,夕阳、高山和车厢,这沿途所赋予的风光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描述爱情的图画。”

在浦口站抹眼泪

南京江北的浦口火车站仅以几幢民国的老建筑便吸引了大批的探访者,而这个近一个世纪的老车站还承载着现代运输文明,这让车迷很是激动。2004年的10月,南京浦口火车站将要完全对外关闭的消息早已从各大媒体公布出来,车迷们为少了这么一个“品味”火车的好地方而神伤,一天,几位车迷相约来到浦口火车站,看着那满是灰尘的站牌和一列与车站形影相吊的绿皮火车,车迷们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老李说,在随后的两年内,许多有名的火车站都相继停止了使用,如梅陇站、上海西站等,车迷们们都赶过去乘上一次火车,在车站的每个角落摄影留念,“少了火车的车站就像人没了魂,不再有那种神韵了。”

拍火车的车迷

车迷中还有一批人不收集火车模型,而是拿着相机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熟练地爬上铁桥,站在铁路沿线旁边对着飞驰而来的火车“喀喀”按下快门,老李便是其中一位。


整个过程中一切关于火车的细节——人、走过的风景、路过的站台,这些车迷们都不会放过。老李说,像他这样的车迷,为了拍下每一列火车最美的角度和那刚毅感觉,在摄影器械上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为了很准确地将火车定格在照片中,一两万元的长焦“炮筒”和超广角镜头是必备的工具。拿着数公斤重的装备在铁路线上一站就是三四小时,是家常便饭。

沿着铁轨追火车

在老李参加的“东方车迷网”里,有不少对目前中国火车情况了如指掌的车迷,且都可以称得上“骨灰”级人物,只要看上一眼,便知道这车是产自哪里,具体参数是什么。不过要练就这么一套功夫,这些车迷的秘诀就是“追”火车。“每过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的火车时刻表都会变动,这个时候就可能有新的机车或车体投入使用,因此,收集这些时刻表就成了准备‘捕获’火车最关键的途径。”老李说,他们先计算好来往火车的车次,然后提前守着。


为了能及时“抓”到所要了解的火车,车迷们会坐着火车“追”火车。“因为经常要出去好几天,为了节约费用,我们就自己带些野营装备,与铁轨为伴。因此,我们这群火车迷也是摄影迷和资深户外运动的‘驴友’。”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