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合肥公交改革悄然转向 原有改革方案暂时“搁置”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人
时间:
2007-7-17 12:46
标题:
合肥公交改革悄然转向 原有改革方案暂时“搁置”
发布于徽商大会网站的公交招商项目被紧急撤回,反复修改的公交线路改革方案暂时“搁置”,多种信息显示,正在推进中的合肥公交改革,或已悄悄发生转向。以白马巴士、星辰巴士相继成立为特征的公交企业化改造思路,或已发生变化;而一条以社会公益目标为主轴的公交改革新思路,或已渐渐浮出水面,更多的民意信息也将被采纳。此间,随着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提速,从城市整体角度来计算运营成本的观念,或将被注入正在进行的公交改革之中。
改革方案暂时“搁置”
6月4日,合肥市建委、合肥公交集团公布《合肥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根据该意见稿,省城公交线路将从目前的101条大幅缩减至66条,缩减幅度达40%,部分市民的换乘次数会因此而增多,但换乘系数不超过1.5,即市民到达目的地所需的平均换乘次数,不会超过1.5次。另外,除了多条线路将会被取消外,另有多条线路还将进行走向调整,或延伸或缩短。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意见稿引起了省城市民的强烈反响。对于这个“旨在降低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同时方便市民安全出行”的意见稿,众多市民都通过种种渠道发出了自己的呼声。在征求市民意见和再次调研的基础上,6月20日,合肥市建委对意见稿作出调整,调整后的方案对市民意见集中的12条线路进行了重新调整,同时增加8条线路,调整后的合肥公交线路总数达到74条。
根据计划,在经过一周到10天左右时间的征求民意之后,有关方面将对意见稿再次进行修改,形成第三稿,上报给政府部门审批。而根据原先的设定,整个公交线网的调整实施,将在今年中考结束后开始。因此,根据这一计划,合肥市公交线路优化方案应于近期开始实施,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有任何机构发布方案已开始实施的消息。
据合肥市建委一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受合肥市道路改造的影响,目前所有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工作,已暂时处于停滞状态。至于该方案何时能正式实施,目前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招商项目被紧急撤回
与公交线路改革方案的暂时“搁置”相比较,合肥公交集团此前突然撤回的一项招商项目,或可使我们隐隐发现,合肥公交改革的既有思路,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今年5月18日国际徽商大会召开之前,合肥公交集团向大会提交了一个招商项目,准备引入战略合作者,成立新的股份制公司。这一招商项目通过徽商大会网站,在徽商大会正式举行之前,已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根据这个招商计划,在合肥公交集团四个营运分公司的基础上,将再组建一家新的股份制公司。由此,合肥公交将形成白马巴士、星辰巴士和新股份制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而彻底完成合肥公交的企业化改造。
引人关注的是,在这一招商方案公布出来之后,有关方面却又突然紧急撤回了这一方案。有消息称,这一招商项目实际已不符合规定。据记者了解,合肥市政府近日决心对公交事业采取新的措施。拟采取的措施包括:停止公交事业招商引资,剥离公交集团下属的与主业无关的辅业,彻底改革公交集团内部管理体制,把分公司再变回车队。4月30日,合肥市建委还专门印发了《合肥公交集团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由于政策的突然转向,有关方面可能仍延续着既有的思路,所以将招商项目上报给了徽商大会。这一上报与紧急撤回之间的转变,或许意味着,已探索多年的合肥公交企业化改造思路,正在发生变化。
探索“探”到敏感神经
合肥公交这几年的改革探索,一直引人瞩目。2003年,合肥白马巴士公司正式投入运营。白马巴士由合肥公交集团与香港白马巴士(集团)合资设立,双方各控股50%,经营期限暂定为30年。合肥白马巴士的成立,也拉开了合肥公交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白马巴士的诞生,将很多先进的理念带入合肥公交事业,使合肥公交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合肥市公共交通的运力,提高了公交车辆的档次,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乘车环境。
继白马之后,2003年底,合肥星辰巴士公司成立。星辰巴士由合肥公交集团控股,并吸纳了社会法人股和民营资本。由此,继枣红色的“白马”旋风之后,又一道“星辰”风景线,在省城街头穿梭不停。而剩下的线路则由公交集团的四个分公司经营,合肥公交由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几近全部完成企业化改造。
此间,始创于1956年2月的合肥公交集团,公交营运车辆已近2500辆,营运线路达101条,线路总长1578千米,公交日均客运量160万人次,年营运里程1.7亿公里,集团年经营收入6亿元左右,不折不扣地成为合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支柱。2006年,合肥市还被被评为了“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城市公交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使其内在力量不断生长;这一力量的成长,又必然会对城市公交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要求和希望。而此间合肥城市交通路网建设的提速,亦同时对城市公交的跟进,带来了一股巨大的拉动力量。在这内外两种力量的合力下,合肥公交的进一步改革,也迅速地浮出水面。
但未想,这一改革却触动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也引起了民意的广泛关注。
企业化改革思路转向
因为涉及到上百万人的出行,眼下,合肥公交改革自然就变得异常“敏感”。采访中,无论是合肥公交集团,还是作为主管部门的合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都显得讳莫如深。作为与市民联系极为紧密的机构之一,合肥公交集团一位人士在记者的采访中,十分为难地告诉记者,“现在要求统一口径,采访只能由市建委安排。”
而在合肥市建委,有关人士也告知记者,采访须通过宣传部门及新闻发言人。而在此前的意见稿公布新闻发布会现场,有关换乘车票价格等新闻通稿内容之外的一些“敏感”话题,新闻发言人都以“不在此次发布范围内”为由,拒绝或不做正面回答。
据称,此次改革方案的初衷是为了降低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和同时方便市民安全出行,但随之又招来了意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嫌疑。根据意见稿,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换乘面的扩大和次数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市民要比原先多付钱。从合肥公交集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集团的年经营收入6亿元左右,这其中虽包括长途客运、出租汽车客运、汽车修配、轮胎翻修、公交旅游、公交广告、驾驶培训、车辆检测、汽车天然气供应等十多个行业,但作为主业的城市公交客运,应在其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去年底,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合肥市建委有关人士也曾对媒体表示,过去全国各个地方,包括合肥,对城市公交进行企业化改造,引入民营资本,实际上是走了弯路。“公交公司一旦开始追求经济效益,肯定要争着上好线路,要多拉快跑,要压低驾驶员待遇。这样还能不出问题吗?”
记者在合肥公交集团采访时,该集团一楼电梯间的电子显示屏十分显眼。随着日期的变化,这个显示屏也会显示出:合肥公交安全运营已达“×天”。每一个进入公交集团的人,都会首先注意到这一提示。
“星辰巴士”已被“摘星”?
记者在合肥公交集团采访时还获悉,原有的合肥星辰巴士实际上已被改编为两个车队。据记者了解,合肥公交集团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将实现管理结构扁平化,取消所有分公司和合资公司,公交集团直接管理各车队,取消中间层级,原来的中间层管理人员分流到车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据悉,对白马巴士也或将采用这一方式进行改编。
公交线路改革牵动着合肥市百余万人的神经,毕竟,这与每个人今后的出行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合肥市公交线路改革的意见稿公布后,随即收到市民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电话6000余个、信件60封、电子邮件500多封。而在第二次优化方案公布后,市民更加关注换乘成本增加、换乘站点建设计划和进度、公交服务质量的提升、城市交通对公交的配套等更广阔的领域。
而有关城市整体运营成本的考虑,也或将被注入公交改革的思维之中。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发展滞后,交通拥堵成为大中型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不仅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拖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后腿”。在城市交通拥堵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公交优先,其实将为城市交通改善作出重要的贡献,因而将创造更多的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
与小汽车相比,公共交通具有人均占用道路资源少、客运量大、节能环保的特点,是集约化的运输方式,同时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大多数人提供了平等的交通出行权和道路公共资源使用权,体现了社会公正公平。合肥市建委上述人士也表示,公交线路优化的最终方案都会综合考虑城市道路建设、市民居住出行结构变化以及行经道路走向等多重因素,这些因素都是建立在市民所提出的合理建议上的。因此,“对于市民提出的意见,我们都会尽可能地全部采纳。”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