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北京:电车更新换代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人    时间: 2008-5-20 13:07
标题: 北京:电车更新换代
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不断地催生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北京和平解放以后,城市交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规模采用了动力驱使的大容量、高速度的现代交通工具。
  刚解放时,北京的电车业已濒临瘫痪。当时北京的城市人口200万,而勉强行驶的电车仅有49辆。到1956年,北京的有轨电车达到240辆,运营线路也由民国时期的6条增加到9条,形成了有轨电车线路网。但有轨电车自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噪音大,速度慢,只能在轨道上行驶。铁轨铺在繁华地区的马路上,为后来的市政建设造成很大的障碍。1959年3月10日,内城的有轨电车全部停运,让位给新出现的无轨电车。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原油产量的锐减使公共汽车面临停运的危险。让汽车改烧木炭和煤,车顶上驮着“气包”行驶,也算是被逼无奈之下的科技创新。

  1958年,北京建立第一家汽车制造厂。但由于没有经过必要的技术准备阶段,多种车型都因为技术不过关而停止了试制。20世纪60年代末,“212”吉普车、“130”卡车研制成功,为北京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外国人拍摄的新中国城市纪录片中,往往爱采用钱塘大潮一般的自行车洪流。其实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对于北京人来说尚属家庭财产中的“大件”,要省吃俭用才买得起。

  1950年8月1日,中国的民用航空正式通航。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民航的重要枢纽。新的首都机场也于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1979年又进行了二期工程建设。

  城市道路直接影响着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建国伊始,首都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立即分阶段展开,将原有11米宽的长安街展宽、延长,使之东西贯通,成为世界上最宽、最长的一条城市街道。

  拆城墙和修地铁是“文革”时期唯一的大型工程。城墙存废问题曾引发了激烈的论争,梁思成先生“城墙花园”的美好构想没能阻止有关部门1958年作出“城墙、坛墙一律拆除”的决定。到20世纪70年代,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明清城墙基本被拆光,建成了地面上的二环路和地面下的环线地铁。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