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天津总医院公交站有个盲人指路员 瞒家人每天上岗6小时
[打印本页]
作者:
愿望宝盒儿
时间:
2010-9-6 16:30
标题:
天津总医院公交站有个盲人指路员 瞒家人每天上岗6小时
本帖最后由 愿望宝盒儿 于 2010-9-6 18:07 编辑
人民网·天津视窗9月6日电:最近,在鞍山道总医院门前的公交车站,来了一位年轻的男子,他每天下午1点准时出现在公交站候车亭,晚上7点才离开。怀中抱着的硬纸板上清晰地写着“义务咨询 乘车指南”。如果不是他身边总有一根盲人手杖,人们很难把他和盲人联系到一起。是的,他的确是一位盲人,一位能为过往的市民指路的盲人。他出现尽管才十多天,但已经成了这一带的“名人”,许多每天从这里经过的市民都认识他。
帮助别人,我很快乐
昨日下午4:30左右,记者来到了公交总医院站。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穿着浅蓝色上衣的青年人坐在候车亭下的公交站牌旁边,胸前抱着一个长方形的纸板,上面写着“义务咨询 乘车指南”。旁边是漆着红白漆的盲人手杖。
这名年轻男子脸上的表情很平静。当一位老人从他身边经过,向他问路时,他欠了欠身子,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他告诉老人如何左转右转到达目的地,并配以手势。老人问话后似乎察觉到他是一名盲人,眼光中掠过一丝惊讶。老人道谢之后离开。
记者来到了这名男子面前,与他攀谈起来。原来他叫李涛,今年32岁,家住北辰区天穆镇。两年前他患了高血压,因延误治疗导致双目失明。此后,他心理上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然而,社会的救济和帮助让他重新点燃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他一直有个心愿:“帮助别人,回报社会”,直到十多天前决定开始以义务为市民导乘公交车、免费为人指路的方式回报社会时,整个人才豁然开朗起来。
和记者谈话期间,李涛不断接到过往市民的咨询业务。一名中年妇女在公交站牌前踌躇了半天拿不定主意坐哪趟车,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上前咨询李涛。“师傅,请问去河东区二号桥坐哪趟车?”“坐643路车到二宫站下车,再转乘坐872路车到二号桥站下车就到了。”中年妇女道了谢,转身刚好有一辆643路公交车驶来,赶紧上车离去。
李涛说:“帮助了别人,方便了别人,自己也很快乐。”受助人的一声“谢谢”,对于他一个盲人来说,是肯定了他的价值所在,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attach]520023[/attach] 每路公交至少坐两三遍
李涛失明前有做配送工的工作经历,因为长年跟车的缘故,他把记路名当成了自己最大的爱好。他爱记地名和路名,再加上他有着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亲戚朋友想去哪里办事,总喜欢向他打听路。开车走哪条路最顺?遇到单行路怎么绕行?坐公交车怎么最便捷?等等。他都能给出比较详细、准确的指示。为此,身边的人都称他是“活地图”。
记路名如今也能派上用场了。8月29日,李涛找到一个售报亭的大姐,让她帮忙找了块硬纸板,做了个写有“义务咨询 乘车指南”的牌子。接着他来到了位于鞍山道上的总医院站,免费为来往的乘客咨询公交车的乘车路线和换乘路线。李涛告诉记者,他每天下午1点“到岗”,傍晚对面电报大楼的7点钟声敲响后,才结束咨询,乘坐公交车回家。
记者问他为何把咨询地点选在总医院站,他说:“总医院站有十多趟公交车经过,且在此换乘的人员也多。”作为盲人,要想不给人指错路,就得下一番较常人还要多的工夫。为了熟记这些路线,李涛在来此咨询前的半个月时间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每路车我至少要反复地坐上两三遍,这样听着公交车上的报站,我就把它们都背下来了。”
27个途经站一个都不差
“你真的能记住公交车的每一站吗?”旁边的一位等车的市民还是有些疑虑。为了打消旁人的质疑,李涛说:“旁边就是站牌。不信的话,你可以考考我。”“那就说说公交车35路途经的车站吧。”“水上公园东门、宁乐里、环湖医院、东风里、医科大学、四平西道、新兴路、总医院、鞍山道、滨江道……丽苑小区。”总共27个上行路线途经站,李涛竹筒倒豆子般地一个也没有出错。这让在场的人无不吃惊。
“他来这儿义务咨询导乘有十多天了。这么有公益心的盲人朋友,很让我们感动。”一位经常在此乘车出行的中年女士对记者说。如今,每天找李涛咨询乘车的人多达四十多个。有些人见他是盲人,总想塞点儿费用给他。虽然对方是好意,但每逢这时,李涛都会严词拒绝。他说:“我不能收费,哪怕是一分钱。否则就失去了公益性。社会对我们盲人的关照太多了,我为的是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既支持又担心
当妈的真为难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李涛的母亲李女士。李女士今年五十多岁,每个月有1200元左右的退休费,她退休前在本市一家建筑企业做建筑工人,李涛父亲已经过世了。对于李涛每天做的事情,李女士非常惊讶,连称“不知道,真不知道”。李女士说,对于李涛的公益行为,她感到很欣慰。
李女士表示,李涛性格上有点倔,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就一直想做到底。平时李涛在家总闲不住,经常帮助妈妈洗衣服,不过,由于妈妈心疼他,弟弟现在暂时在家待业,所有的家务活都不让李涛干了,这反而憋坏了李涛。他从上个月初开始,就每天下午都出去,晚上六七点钟才回家吃饭,问他每天干嘛去,李涛就一句话:“妈妈您放心,我是去做好事了。”可是具体做什么好事,李涛从来不对妈妈讲,“本来想跟踪他出去看看的,但是我没有,我了解儿子,他是不会让我失望的。”
其实从骨子里讲,李女士是反对李涛出去做好事的:“一方面,李涛除了眼睛不好,还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每天出去半天多,真叫当妈的担心;另一方面,李涛眼睛看不见,肯定会给别人找麻烦,我心里也觉得不落忍。”所以李女士常常叮嘱李涛早些回来,但李涛始终没听。李女士表示,其实李涛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谁帮助过他,他都要问问人家的姓名,虽然很多人都不愿留姓名,但李涛回家一定会念叨好几天。李涛用这种方式回报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其实也是想以“爱心传递”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感恩之情。
对于未来,李女士表示“既支持又担心”。一方面,她支持李涛继续做下去。“事情虽小,但却表达了残疾人感恩社会的心情。”另一方面,因为儿子眼睛看不见,当妈的担心他一路上下车的安全。李女士表示,今后遇到天气不好的日子,她会陪李涛一起来公交站,帮儿子把义务咨询的公益活动一直做下去。。
作者:
愿望宝盒儿
时间:
2010-9-6 16:32
本帖最后由 愿望宝盒儿 于 2010-9-6 18:06 编辑
读后感:其实从总医院到二号桥可以在鞍山道站坐840路!不过我挺钦佩这位大哥的!不管他做这项义务多久,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赞扬!我们天津公交人应该多向他学习!!
作者:
hao632
时间:
2010-9-6 17:24
鼓掌!
如此朴实的义务指路 不追名不追利 值得每一位天津公交迷学习!
作者:
洪湖里879
时间:
2010-9-6 18:11
接受了社会救济后,回报社会
比某些哑巴偷人家东西强多了
作者:
天津
时间:
2010-9-15 16:11
回复
洪湖里879
的帖子
说的好!
这就叫回报社会!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