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值得怀念的公交文物 [打印本页]

作者: Zhu_shengyi    时间: 2012-7-7 15:44
标题: 值得怀念的公交文物
[attach]800498[/attach]感谢图片原作者
作者: Zhu_shengyi    时间: 2012-7-7 17:48
kakabei 发表于 2012-7-7 17:20
这是什么文物?

老公交车上的报站喇叭
作者: charlie9897    时间: 2012-7-7 17:56
勾起了我的怀念。
作者: httpo    时间: 2012-7-7 19:46
还有红蓝铅笔、票夹、报站用的扩音器

作者: ryu1    时间: 2012-7-8 10:28
售票员坐的那个横座
双折叠的前后中门
作者: Kira_Yamato    时间: 2012-7-9 08:28
让我想起老52路金马了。那时用的是尖峰
作者: Immanuel    时间: 2012-7-9 08:34
这个好像是金马车里面的喇叭。以前家里还有个老式的绿皮革坐垫和一个铁皮制12路的路号牌,搬家的时候也不知道放哪去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9 08:59
httpo 发表于 2012-7-7 19:46
还有红蓝铅笔、票夹、报站用的扩音器

票夹是个十分动脑子的发明,这个感觉是天津公交很有特色的一样东西(以前北京也有),广州则由于80年代实行统一票价,因此售票员没有票夹,都是一沓沓的车票,呵呵。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9 12:35
天津的售票员把票夹、红蓝铅笔、各种面值的纸币(按面值大小排列整齐)、硬币全都拿在一只手里,从来不用挎包。而且售票、找零动作干净利落,是小时候印象非常深刻的。
作者: Xiao_Zhu_Zhu    时间: 2012-7-9 22:23
Immanuel 发表于 2012-7-9 08:34
这个好像是金马车里面的喇叭。以前家里还有个老式的绿皮革坐垫和一个铁皮制12路的路号牌,搬家的时候也不知 ...

好像是97路老京华车里的喇叭
作者: 打酱油的    时间: 2012-7-9 22:31
Xiao_Zhu_Zhu 发表于 2012-7-9 22:23
好像是97路老京华车里的喇叭

你就认识97
作者: Xiao_Zhu_Zhu    时间: 2012-7-9 22:39
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2-7-9 22:31
你就认识97

我做过,还亲眼看见过,还亲手摸过,不仅97有这喇叭,662,800的京华BK6980A,还有800的白柴都有这喇叭
作者: ryu1    时间: 2012-7-9 22:54
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2-7-9 22:31
你就认识97

啊哈。酱油这句话还真有点道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1 13:39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9 12:35
天津的售票员把票夹、红蓝铅笔、各种面值的纸币(按面值大小排列整齐)、硬币全都拿在一只手里,从来不用挎 ...

司机穿小巷的技术也很出名啊。北京售票员一般是拿着包的。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1 14:03
阿彪 发表于 2012-7-11 13:39
司机穿小巷的技术也很出名啊。北京售票员一般是拿着包的。

是的,以前北京的售票员是拿包的。现在乘客刷卡的多,只在售票员的工作台面上有一摞车票,基本上都不用包了。
天津的道路弯曲、狭窄,记得大公交甚至铰接车在车流、人群中游刃有余,技术确实不一般。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1 14:06
本帖最后由 阿彪 于 2012-7-11 14:07 编辑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1 14:03
是的,以前北京的售票员是拿包的。现在乘客刷卡的多,只在售票员的工作台面上有一摞车票,基本上都不用包 ...


一个天津、一个上海——路窄、车多、一个重庆——山路多,公交车司机路面技术真是没的说。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1 14:37
阿彪 发表于 2012-7-11 14:06
一个天津、一个上海——路窄、车多、一个重庆——山路多,公交车司机路面技术真是没的说。

记得是1998年我坐48路,赶上一辆柴油铰接(是1985年北京生产的车)。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师傅开车,那车开得飞快,一路上不停地超车、并道,在车流中犹如游龙嬉水,甚至在爬立交桥的时候还在超车。可即使如此,无论加速、减速还是并道,车上乘客根本不感觉晃动,就是站在车里都不用担心摔倒,手只是漫不经心地搭在扶手上就行,用不着抓紧、抓牢。真是又快又稳,另人印象深刻。
作者: Immanuel    时间: 2012-7-11 14:48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1 14:37
记得是1998年我坐48路,赶上一辆柴油铰接(是1985年北京生产的车)。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师傅开车,那车开 ...

说到这个,我记得北京司机开车也快,而且他们那个京华在行驶中熄火的话,车子不会停下来、还在滑行,然后司机一推杆重新打火就接着开了,动作相当连贯…… 而我记得天津那些解放铰接,一熄火车子“咯噔”一下就停住了。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1 14:56
Immanuel 发表于 2012-7-11 14:48
说到这个,我记得北京司机开车也快,而且他们那个京华在行驶中熄火的话,车子不会停下来、还在滑行,然后 ...

曾经听开公交的邻居说过,京华的刹车和油门非常地硬,那柴油车开一天踩油门、刹车累得腿肚子都疼;而且轮也挺沉,扳一天方向盘是个力气活。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1 15:2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1 14:37
记得是1998年我坐48路,赶上一辆柴油铰接(是1985年北京生产的车)。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师傅开车,那车开 ...

那会司机还是个专业工种,要学驾驶、维修等多种课程。另外,那会车子还要定期分级保养的。
作者: 我是公交车迷    时间: 2012-7-11 21:18
这应该是京华车内的喇叭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2 10:12
Immanuel 发表于 2012-7-11 14:48
说到这个,我记得北京司机开车也快,而且他们那个京华在行驶中熄火的话,车子不会停下来、还在滑行,然后 ...

也不怕燃油流入排气管搞坏消音器。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2 13:15
阿彪 发表于 2012-7-11 15:24
那会司机还是个专业工种,要学驾驶、维修等多种课程。另外,那会车子还要定期分级保养的。

现在公交司机从社会上招聘,车辆的维护、保养也不再认真,一切都从简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2 13:2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2 13:15
现在公交司机从社会上招聘,车辆的维护、保养也不再认真,一切都从简了。

对电控机器操作的培训缺失,造成车辆短寿的问题也应考虑。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2 13:40
阿彪 发表于 2012-7-12 13:24
对电控机器操作的培训缺失,造成车辆短寿的问题也应考虑。

真不知道是培训的花费大,还是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大。看来公交公司好像对损失不太在乎。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2 13:4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2 13:40
真不知道是培训的花费大,还是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大。看来公交公司好像对损失不太在乎。

用烂用完,成本回来就OK,没有可能像香港那种保养方式——用10几年跟新车差不多。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2 14:17
阿彪 发表于 2012-7-12 13:44
用烂用完,成本回来就OK,没有可能像香港那种保养方式——用10几年跟新车差不多。

要是混动和即将到来的纯电也这样用就太可惜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2 16:31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2 14:17
要是混动和即将到来的纯电也这样用就太可惜了。

回本就完了,估计这会旧车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2 16:59
阿彪 发表于 2012-7-12 16:31
回本就完了,估计这会旧车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北京公交保养比较好是不是因为政府的补贴。既然花钱用好车就得好好用,国家也不允许糟蹋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09:09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2 16:59
北京公交保养比较好是不是因为政府的补贴。既然花钱用好车就得好好用,国家也不允许糟蹋了。

这个关系不大,香港公交基本都是盈利的,人家保养更好啊。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09:58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09:09
这个关系不大,香港公交基本都是盈利的,人家保养更好啊。

看来天津公交不太盈利,不亏损就不错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10:41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09:58
看来天津公交不太盈利,不亏损就不错了。

绝对是盈利的,但是保养跟不上,车质有差距。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10:45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10:41
绝对是盈利的,但是保养跟不上,车质有差距。

唉,只顾赚钱没有长远眼光。真没法说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10:53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10:45
唉,只顾赚钱没有长远眼光。真没法说了。

这个年代,就是用烂用完,什么科学安全,统统放在一边。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11:05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10:53
这个年代,就是用烂用完,什么科学安全,统统放在一边。

这也是个理念问题,欧美正是因为有严谨的态度、传承的理念才使得其技术长久领先。比如F-16、C-130,几十年经久不衰。俄系产品的差距主要就是稳定性和可靠性。谨此举例说明,有点跑题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12:08
本帖最后由 阿彪 于 2012-7-13 12:13 编辑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11:05
这也是个理念问题,欧美正是因为有严谨的态度、传承的理念才使得其技术长久领先。比如F-16、C-130,几十年 ...


美国的创新、德国的严谨、日本的精细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说的好啊。俄国也并非不可靠,他的理念是用料十足、易于维修、富裕度大、和我们的粗制滥造不是一个概念。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12:18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12:08
美国的创新、德国的严谨、日本的精细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说的好啊。俄国也并非不可靠,他的理念是用料 ...

这四位师傅我们认准了一个好好学习,消化吸收后再有所创造就好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12:3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12:18
这四位师傅我们认准了一个好好学习,消化吸收后再有所创造就好了。

而我看现在更多是学南韩、学印度,呵呵。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13:02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12:34
而我看现在更多是学南韩、学印度,呵呵。

是因为价格的因素,还是技术的门槛比较低?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13:0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13:02
是因为价格的因素,还是技术的门槛比较低?

两者都有,所以我们的产品总是和欧美日有差距。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13:24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13:04
两者都有,所以我们的产品总是和欧美日有差距。

从设计、机械加工到电子等等,多个方面都有差距。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13:40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13:24
从设计、机械加工到电子等等,多个方面都有差距。

只有稳下心来认真学习才能进步。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13:50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13:40
只有稳下心来认真学习才能进步。

需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13:56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13:50
需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南韩跟日本汽车水平的差距就在这了,呵呵。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14:07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13:56
南韩跟日本汽车水平的差距就在这了,呵呵。

欲速则不达,韩国人也犯了这个毛病。咱们这钟情况太多了。
作者: 一号公交    时间: 2012-7-13 14:31
济南原来也是这样的喇叭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3 14:4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14:07
欲速则不达,韩国人也犯了这个毛病。咱们这钟情况太多了。

韩国人过分自大,造成这个问题。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3 14:52
阿彪 发表于 2012-7-13 14:44
韩国人过分自大,造成这个问题。

韩国人的自大缘于自卑,我们则显得更盲目。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6 09:19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3 14:52
韩国人的自大缘于自卑,我们则显得更盲目。

过分的自大必然造成产品水平和质量的问题。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6 11:50
阿彪 发表于 2012-7-16 09:19
过分的自大必然造成产品水平和质量的问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6 11:56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6 11:50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未必,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定位,不可能叫非洲人、中东地区的穷国家的人买奔驰当公交车吧。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6 12:01
阿彪 发表于 2012-7-16 11:56
未必,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定位,不可能叫非洲人、中东地区的穷国家的人买奔驰当公交车吧。

我觉得有低端的技术和产品,不应该有低端的态度。每个档次的产品都应该把质量搞好,即使是低端产品也不能粗制滥造,不能够马马虎虎地对付。这需要认真、严谨的态度,自大是不行的。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6 12:12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6 12:01
我觉得有低端的技术和产品,不应该有低端的态度。每个档次的产品都应该把质量搞好,即使是低端产品也不能 ...

这正是理想,想造好东西,我们的因素不仅是技术、工艺,还有很多啊。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7-16 12:24
阿彪 发表于 2012-7-16 12:12
这正是理想,想造好东西,我们的因素不仅是技术、工艺,还有很多啊。

其他的因素就不好说了。太复杂。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7-16 13:21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7-16 12:24
其他的因素就不好说了。太复杂。

还是那句话,自己合适就行,其他不考虑了。
作者: ronwu    时间: 2012-7-16 14:32
这种喇叭罩还不是最经典的 这是北客以及其他厂家九十年代末开始用的
作者: Xiao_Zhu_Zhu    时间: 2012-7-16 19:39
ronwu 发表于 2012-7-16 14:32
这种喇叭罩还不是最经典的 这是北客以及其他厂家九十年代末开始用的

友谊客车也用过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