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余杭公交一体化脱胎换骨展新貌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人
时间:
2008-9-5 23:47
标题:
余杭公交一体化脱胎换骨展新貌
下午,余杭临平汽车南站,人们排队渐次上了K339路公交车,半数以上乘客刷卡乘坐。几个打扮时髦的姑娘,围成一个圈,叽叽喳喳的——她们正搜刮硬币散钱,商量着得赶紧去办一张公交IC卡。
K339从临平汽车南站开往艮山流水苑,每到早晨和傍晚的高峰时段,车站里就会蜂拥而出一拨又一拨的上班族。他们,是余杭公交一体化实施以来,最直接的受益者。
车辆卫生脏,服务质量差,安全事故多,营运不规范,是以前余杭区进入主城区公交给人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大大降低了余杭的城市品位,制约了余杭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杭州市委市ZF的正确领导下,余杭区委区ZF花大力气实施了公交一体化工作,并在余杭区交通局和杭州公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杭州市余杭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余杭区公交线路的经营。
公司于今年1月1日正式挂牌,破冰至今,已经完成向社会承诺的10个方面120项便民优化服务措施。截至8月底,公司共开通公交线路17条,营运车辆320辆,完成旅客运输量22764571人次,IC卡9633863人次,行驶里程12077864公里。
一体化之后的余杭公交,和乘客们风雨同行,已经开出1200多万公里,市民感觉怎么样?让我们到乘客中间去听一听,看一看吧。
[next]
很多人对今年年初那场几十年一遇的大记忆犹新——大冰冻天气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给公交客运工作提出严峻考验。面对大冰冻,余杭公交公司全体员工迎难而上,克服道路严重冰冻,车辆通行艰难等客观困难,与风抗争,做到大天公交线路不停,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公交优秀”在余杭公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公司共收到表扬信件、电话84起,上报上台表扬5起,拾到皮包等物品3件,折合人民币价值3000多元。
这一切努力,一个个的变化,使余杭市民和社会各界对余杭公交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IC卡通用实现同城同待遇
“以前,整个余杭区只有余杭镇可以办理公交IC卡,我感觉不太方便。”薪族张先生家住临平,工作在杭州,平日里像钟摆一般往返两地,“开到主城区的公交车里,并非每一条线路都能使用公交IC卡的,所以我就算去办理了IC卡,乘车也不一定就能享受到实惠,所以临出门多半要准备不少零散钱。”确实,当时这个“瓶颈”,使得不少凭卡乘车的优惠政策无法落实。
公交一体化之后,余杭区进入杭州主城区的公交线路布局趋向合理,余杭公交公司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所有进入主城区公交车上都安装了POS机,真正实现了凭卡乘车。IC卡通用,惠及于民,“同城同待遇”,终于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余杭公交公司为方便余杭市民办卡,增设临平汽车南站、瓶窑公交313路站两个IC卡办理点,每月月末三天到次月前二天,集中为余杭市民办卡,大大方便了乘客办卡。
据统计,新增的IC卡办理点月办卡量达1300余张,IC卡每天使用人数达5.5万余人次,占乘客总人数的43%。同时70周岁以上老年人、盲人等7种人免费、优惠乘车政策也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对于公交一体化,张先生举双手赞成:“乘车出门,感觉越来越‘杭州’了,我也能享受这种实惠,用一个流行说法就是,幸福感提升了。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余杭区内公交车也能通用IC卡。”
张先生的期待绝对不会落空,可以说他梦想的这一天,已在眼前——余杭区委区ZF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区内公交一体化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就包含了:区内通用IC卡。
优化服务公交出行更便捷
刚大学毕业的叶小姐,感触颇深:“我住在余杭镇,上班在古荡,乘的是346路,一体化之前,末班车到6点30分,我每天就怕加班,有时候还得把活带回家里干。”
确实,一直以来,五常、闲林等沿线居民,他们最渴求的是:末班车能不能延迟一点儿,再延迟一点儿?但是公交一体化之前,由于涉及到当地中巴车的利益,这一步想跨出去,挺困难。
一体化后,延长时间、优化站点的障碍被彻底扫除,市民的需求真正成为公交布局的第一出发点。借一体化东风,余杭公交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市民的呼声,对多条线路的服务时间进行了调整。
如今,叶小姐每天坐的346路公交车,末班车延长到晚上9点了,她说自己完全可以放心做完工作,甚至是吃完饭再回家了。
K348路也颇受“购物狂”追捧。这条线路从瓶窑南站开到武林门北,目标直指杭州大厦、银泰百货这一带商圈,非常适合血拼一族——末班车延迟到晚上10点,可以尽情地逛个痛快……
[next]
除了延长末班车时间,余杭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地优化站点布局,力争及时适地调整站点位置。我们来看看:313、K321、K346(346)、K506、K509等5条线路,至今已增设站点39对,仅K506路一条公交线就增设16对站点;同时,K509路实现在窑厂与B1快速公交同台免费换乘,直接到达武林广场、黄龙体育中心等处,既方便又快捷。
提高档次公交乘坐更舒适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余杭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耗资400余万元,对收购的原隆达公司的140辆营运车进行了彻底整修,并把单冷空调全部改成冷暖两用空调,用于替换原来的非空调车。与此同时,在K311、K338、K339、K348、K356、K509等6条线路上投入12米级宇通、金龙新公交车135辆,使余杭区连接主城区的公交车档次有了较大的提高,空调车率达到92%,乘车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
乘客钟先生在临平上班,但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要去杭州公干。“以前去杭州,路上感觉是受罪,车内卫生差,到处都有烟蒂、垃圾,窗帘脏了也不洗,有不少车辆没有空调,有些车有空调却又不按规定开启空调,天一热,车内总有股异味。”说起这些,钟先生似乎还是有点不太舒服。“一体化后,车辆都更换了,坐着很舒适,车厢内干净整洁,还配了垃圾桶,每一圈跑下来都有专人进行打扫,跟以前比真是大不相同了。现在去杭州,坐车几乎成了一种享受了。”说起现在的公交车,钟先生是满心欢喜。他说,如果没有公交一体化,他打算咬咬牙去买辆车了,不是因为钱多,实在是这个公交车没法坐。“现在不用了,坐着现在的公交车,既宽敞又舒适,比起自己开车,舒服多了。”看来公交一体化为钟先生省下了一大笔钱。
角色转变公交员工更安心
公交一体化的实施,使得原隆达公司大量从业人员需要重新就业,杭州公交集团公司也有300多名员工因工作需要到余杭公交公司工作。
新公司平地而起,大家能迅速进入新角色、适应新岗位吗?
K311的陈师傅,以前是一名个体中巴车司机,从余杭镇开到杭州古荡。
如今,他从跑单帮的个体户转型成了公交车司机,感觉怎么样?陈师傅说:“以前开车招手即停,你争我抢,开车时总是提心吊胆。如今不用抢生意了,虽然斑马线要礼让,要按站停***,规矩很多,适应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我现在是‘正规军’了,福利什么都有了,人有了归属感,工作也更安心了。”
从杭州公交划入余杭公交的赵师傅说,一开始听说要划到余杭公交,心里很担忧,生怕划了以后各方面会受到影响,同时原来与余杭客运经营者之间矛盾也会难以调和,但是,事实让我放心,余杭公交与杭州公司一样,都十分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余杭的新同事也都不计前嫌,以诚相待,让我们打消了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发展经济公交当好排头兵
随着经济的发展,余杭区与主城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不少原先位于主城区的大型企业、市场向余杭搬迁,杭州市民到余杭购房、就业、消费甚至安家落户的越来越多,余杭市民也不断走进主城区。随之而来的便是交通问题,一直以来,两地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建立便捷公交系统的呼声很高。但在公交一体化前,由于余杭区进入主城区公交多家经营,矛盾较多,要开通新的公交线路,几乎成了天方夜谭。其中最典型的要数良渚文化村、钱江开发区和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行业管理部门也做过多次协调,但最终均因利益问题,收效甚微。公交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今年初,余杭区进入主城区公交一体化胜利完成,杭州市余杭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开通新的公交线路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
今年7月8日,随着一辆9米级金龙空调车缓缓驶出良渚文化村公交站,良渚文化村到杭州汽车北站的K372路公交车终于开通了,业主李女士兴奋地说:“这一天终于盼到了!”与李女士一样,不少在杭州主城区工作的人看中了良渚文化村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购买了位于良渚文化村的住宅,但是,出行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早在去年上半年,良渚文化村的业主就多次提出要求开通直达主城区的公交,但一直未能如愿。李女士说,家里虽然有车,但出门时还是经常发生“抢车”的情况,更多的还是要依赖公交车。公交一体化完成后,开通良渚文化村到杭州主城区公交车的事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良渚文化村就开通公交事宜与余杭公交公司协商,在区交通局、运管所和杭州公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双方一拍即合,该公交线途经的杭州亿丰家居建材城对此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要求在建材城设立公交站,并主动建好了港湾式停***站。于是一条带动余杭经济发展,方便百姓出行的公交线路诞生了。
[next]
2008年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北分中心落户良渚文化村,2009年良渚外国语学校招生开学,K372路的开通将一个具有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富有人文艺术特质的新田园城镇和杭州主城区顺畅连接,为良渚文化旅游经济圈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交通保障。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位于余杭区勾庄,面积181万平方米,是杭州人引以为豪的“江南粮仓”,杭州主城区内的多个市场也搬迁到这里。在市场里,我们遇到了来这里买菜的李大妈。李大妈是个典型的“马大嫂”,也是个直性子,说起到这里买菜,就滔滔不绝:“我家原来就在菜场边上,买菜很方便,但是市场搬迁后,买菜就成了问题,以前就说要开通公交车,可一直没有动静,听说是因为经营矛盾。今年初,余杭公交一体化完成了,K191、K192路公交车终于开通了,这两路车几乎成了我们的买菜专线了。”和李大妈一起来的几位“马大嫂”也都说,她们住在一个小区,以前是结伴走着去买菜,现在是结伴坐着公交车到余杭来买菜,生活方式有点变化,感觉杭州和余杭近了许多。而且公交车上IC卡都通用的,坐车也很便宜。同时,余杭公交公司还开通了临平至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K587专线车,让临平市民到勾庄买菜成为现实。
随着公交一体化的推进,今年7月16日,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内第一条直达杭州市区的公交线路——K330路正式开通了。可以说,K330路的开通,完全得益于公交一体化。钱江经济开发区自开始建设以来,开发区管委会对开通直达主城区公交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由于经营矛盾,迟迟未能实现。公交一体化的完成,扫除了开通公交的障碍,于是,K330路正式诞生,开发区内的企业都拍手称快。
余杭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余杭区与主城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增进,连接两地的公交车也将不断开通或加密,两地间的交通将更加便利。
任重道远公交明天更辉煌
余杭区三面环抱杭州主城区,地理位置独特,杭州城市东扩和“决战东部”战略的实施,必将增进两地间的交流融合。余杭区进入主城区公交一体化顺利完成,使余杭公交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多条公交线路的开通证明,余杭区与主城区的距离正在缩短,车辆档次和服务质量的改善,提升了余杭区的城市品位,“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余杭”正在悄悄地变为现实。
在余杭区委、区ZF的统一部署下,余杭区内公交一体化工作即将开始。杭州市余杭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将在余杭区交通局的直接指导下,在杭州公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准备,精心筹划,科学整合资源、优化线路设置、合理调整站点,建立更为便捷、优质、高效的区内公交网络体系,同时积极推广IC卡的使用,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和IC卡普及率,降低出行成本,规范学生接送,推进村村通公交,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让余杭人民享受到公交一体化的成果。
有了进入主城区公交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相信余杭区内公交一体化工作必将再次推动余杭的经济、社会发展,余杭公交也必将不断发展壮大,在余杭建设“品质之区、美丽之洲”中作出新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祝愿,余杭公交明天更辉煌。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