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上7时30分左右,李先生在泡崖村车站等405路公交车时,发现一辆快速公交在停车上客的时候,前车门被挤坏,车门玻璃碎了一地。 “我早上上班,在泡崖村那站等405路公交车,结果等了快20分钟,来了3辆车我都没挤上去。 ”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会在泡崖村站乘坐公交车上班。昨日正在他等车的时候,一辆快速公交进站,此时站台上等车的乘客很多,就在乘客上车的过程中,他看到前车门被一拥而上的乘客挤碎。“车门玻璃爆了,整个玻璃都掉下来了,一地的碎玻璃。”李先生说,车门坏了以后,车上乘客无奈又纷纷下了车。 “泡崖居民本身就多,早上挤车真是头疼,有一次差点腰挤断了。 ”乘客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会在友谊桥站乘坐快速公交或405路公交车,但是很多时候自己都挤不上车,原因就是人太多了,“车在泡崖村站就装满人了,后面几站要是没有点体力真挤不上去! ” 快速公交 两辆快速公交车门坏了 昨日下午1时20分许,记者与大连公交客运集团大连捷通快速公交客运有限公司运营处取得了联系,据工作人员讲,昨日早晨有两辆快速公交的车门坏了,一辆是后车门损坏,原因是乘客太多,在关门的时候有个乘客卡在车门处,导致车轴断了,但车门玻璃没有爆;另一辆车就是前车门玻璃碎了,事故的具体原因还在研究当中。 据工作人员介绍,快速公交共有64辆车,早高峰时段基本上1分钟发一辆车,日客运量平均在6万人左右。“主要就是压车太严重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友谊桥路段、春柳、沙河口火车站即东联路下桥口处均堵车严重,最近两天因路面车辆增多,快速公交入库都很困难。“早上从6点开始,配车54辆,都是经过科学的安排,能够保证乘客的出行,除非是压车了。 ” 405路 道路不畅车出去回不来 另据工作人员分析,在泡崖村站,“很多乘客乘坐405路车,如果他们在站台上不去车,公交车就无法发动,405路车不动,势必会影响站台上的其他车辆,一辆车压个两分钟,那么就会延长其他车辆积压的时间。 ” 昨日下午2时30分许,记者与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四分公司玉浓路客运站取得了联系,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泡崖康顺园二期经济适用房摇号前,客运站就增加了10辆车,上周又增加了4辆车,目前一共有89辆车。“早高峰就发出去85辆车,高峰时段是1分15秒发一辆车,现在就是路阻太严重了,车辆第一圈跑出去以后,第二圈就回不来,泡崖小区、友谊桥、春柳、长江路路口等都是堵车比较严重的,道路畅通的话,正常来讲可以保证居民的乘车需求。 ”负责人说。记者刘程程(报料人:李先生;线索费:50元)本报有奖报料热线 82488888 发出这些车咋还不够用? 早上从6点开始,配快速公交车54辆,都是经过科学的安排,如果不压车能够保证乘客的出行。 早高峰就发出去85辆405路公交车,高峰时段是1分15秒发一辆。路阻太严重了车辆回不来。 |
[编辑: 栾晓婷 |
大连新闻网消息,4月9日,辽宁大连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和大连市道路运输协会组织召开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政策宣讲及道路运输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推介会。据悉,由于使用了新能源,今年我市三家运输企业的40余台LNG天然气车辆已经通过了第三方机构审核,届时每台将获得6万~8万元的补贴。 据了解,LNG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运输部重点推广的节能车辆,具有较为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每辆车每年节约燃油成本约18万元,每辆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降低约25%。我市现有集装箱车辆和重型车辆7053台,如果全部使用LNG新能源车,每年可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约1000吨。 近年来,大连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制定了更新淘汰老旧车辆的规划,不断增加LNG新能源车辆数量;优化运力结构,严格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严禁不合格车辆进入运输市场;推进运输集约化经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吨公里耗油量;推广甩挂运输,辽鲁陆海甩挂运输项目已列入交通运输部第二批甩挂运输试点项目;推进LNG等天然气和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帮助企业做好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报工作。 |
![]() “707路公交车工人村站点附近有很多小贩占道经营,乘客只能在马路上等车,特别不安全。”日前,家住西岗区工三巷的苏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这条街的人行道被商贩占据,乘客只能在马路上等车,过往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也苦不堪言。 苏女士告诉记者,工三巷占道经营问题“已经很多年了,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尤其是每天下午3点以后更乱了”。 记者来到工三巷,水果摊、蔬菜摊、海鲜摊、烧烤摊、鞋帽摊……707路公交车工人村站点被一个卖菜的摊位和另一个卖海鲜的摊位左右夹击,乘客根本无法站在人行道上,只能站在马路上等车。卖菜小贩说:“我在这摆摊好几年了,再说我不在这摆,乘客也不会到人行道上等车,顶多就是看看站牌上的车站名,我不耽误他们乘车。 ” 707路公交司机闫师傅说,工人村站是一个比较大的站,一是因为附近居民多,二是在附近工厂工作的工人多。“高峰时段上车下车分别能有四五十人。而且乘客在马路上等车,公交车根本靠不上站台,只能停在路中间,有时遇上对面来车,只能慢慢错车。”而一位姓黄的出租车司机说:“这条街晚上可热闹了,买东西的人多,经过这里时可打憷了,怕撞到人啊。 ” 记者王雯晶(报料人:苏女士;线索费:50元)本报有奖报料热线 82488888 新闻延伸 不到100米就有正规市场 其实距这条小街不到100米就有家正规农贸市场。据一位商贩说,一个摊位一个月的租金是800元,“现在已经没有空余摊位了。在道边摆摊也要收费,只不过比市场里便宜些。 ”西岗区行政执法局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已经治理过十多次,但每次刚治理完几天就又恢复原样了。 ” |
[编辑: 栾晓婷 |
调度员随时监控路况,并电话通知司机进行调整。摄影记者孟楠
调度员坐在调度中心,点点鼠标,线上数十辆运营车辆就会即时收到信息,何时发车,哪里堵车,调度员全盘掌握,这就是今年年底前,全市力争在各条公交线路上普及的智能调度监控系统。
设置于大连公交集团二分公司同德路车场的智能调度中心,是全市11个智能调度分中心之一,负责所辖16路、26路及34路车辆的调度。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里时,调度员张莉和谭莉正在工作之中。
记者看到,16路模拟线路上显示着往返线路即时情况,不断移动着的黄色条块,代表着正在运行中的公交车。而在16路车前的操作盘上,有个电子显示屏,调度员发出的指令通过短信息,可以随时在那里显示出来,司机省去了到终点后与现场调度员的沟通环节。而在驾驶室的左侧,还有一个随车的麦克,通过车载电话,司机可以随时和坐镇调度中心的调度员联系,反映车况和路况及客流信息。
说话间,张莉向34路的一辆即发车辆驾驶员发出一条信息:五一广场第一站。她说,根据观察,当时堵车比较严重,她安排连发两辆车,这样可以缓解线上的压力。而这样的沟通,她与驾驶员之间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盯着电脑屏幕、打电话、点鼠标,是张莉和谭莉的主要工作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她们从上班到下班的十多个小时内,是不间断进行着的。
前些年,张莉和谭莉都是现场调度员,相比以前,她俩都认为,现在的工作环境好多了,设备也确实先进。“以前,车发出去了,我们就看不着了,往往是,线上压了好几辆,我们这边也正常发,路上的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张莉说。有了智能调度,线上的情况一目了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按实际需求调整车隔,满足乘客的乘车需求。
记者齐芳芳
2013年04月18日 11:45 | [td]来源:半岛晨报 | 作者:齐芳芳 |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