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一段鲜为人知的关于省客和哈客的历史——《同是客车厂,为啥两个样》 [打印本页]

作者: ljk    时间: 2013-5-23 18:36
标题: 一段鲜为人知的关于省客和哈客的历史——《同是客车厂,为啥两个样》
1979年黑龙江日报的一篇报道。70年代,哈客曾经很没落

作者: ljk    时间: 2013-5-23 18:38
附赠一个关于小公共的资料,把早期的长途客车算作小公共的前身有点牵强
作者: fxj002    时间: 2013-5-24 04:37
不按经济规律,没有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果必然是被淘汰,必须的必。

这个事实再次告诉我们:一个曾经再辉煌的企业,只要一届LD稍微玩点邪的,这个企业就要完蛋。

不知作者在天之灵,能不能看到龙江客也倒闭了?个中缘由恐怕不是几乎话能概括全的。
作者: 北冰洋    时间: 2013-5-25 16:31
可惜现在的哈客和龙江客车都被无情的淘汰了!
作者: 福田    时间: 2013-5-26 09:25
哈四型电车是哪一种哦?
作者: ljk    时间: 2013-5-26 09:42
福田 发表于 2013-5-26 09:25
哈四型电车是哪一种哦?

应该是这种
作者: 福田    时间: 2013-5-26 20:07
ljk 发表于 2013-5-26 09:42
应该是这种

没见过,不过貌似哈尔滨从这车以后的铰接电车全是外购的
作者: pilixiaofei    时间: 2013-5-27 20:28
龙江客车厂走向衰落的问题很多,首先是收购哈客,那么大的一个厂子,收购的资金肯定很多,这就占用了龙客非常有限的资金流,进而影响到未来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其次就是转制不及时,在八九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公交车已经不再是由主管部门指定采购和大包分配了,而是由车队自行采购+政府招标的形式,这个时候龙客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把牌子做大做强,而龙客却没有。第三,产业链不完善,虽然龙客有自己的发动机生产厂和变速箱生产厂(哈齿轮厂),但是其他的配件体系不够完善,形不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致使整体缺乏竞争力。第四,缺乏创新意识,当外省的客车生产厂开始生产豪华客车时,龙客却仍然抱着那些老的设计理念不放,缺乏亮点,工艺更新不及时,技术跟不上时代,尤其缺乏后置车生产,致使龙客在和外省的客车厂竞争当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第五,厂领导缺乏危机意识,当看到外省生产豪华客车时,应该派技术人员去学习或者积极引进外资,这些龙客都没有。第六,相关省市领导不重视,放任其自生自灭。缺乏财政、政策支持,龙客只能靠自己维持生计,而那几年的豪华客车基本都是采购的外省的车(比如103的上海空调客车、2路、8路等的丹东黄海豪华客车、空调客车),而不是想办法让龙客自己去研发生产,这种种因素导致了龙客走向了末路。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