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xmchenph 于 2022-3-20 02:49 编辑
啊 找到心灵家园了。。现在快被微博和b站的年轻人给气死了。。明明讲出来的线路历史错的一塌糊涂底下还有一片“膜权威”的回复真实口区。随便回了一句“202刚开通时是同安开的”被喷成筛子,然而是真的坐过,撕了特运同安的无人售票的票。
3-11岁的时候住金鸡亭,正好在莲前东西交汇的这边。据父母说学认字和数字都是看公交车。
4-5岁那会儿身体不是很好各种跑中山医院都是坐铰接30路,于是就给我感觉好像铰接用了很长很长时间 - 但看大神记载好像就2年?后来30无空调用的那个黄海感觉没用到报废就换大站快线金龙了?
19路当时去青少年宫的救星啊,不然都要去文灶转车。犹记得很清楚有个同学的妈妈当时一直叮嘱“19路7点45有一班吼”
19路开局是亚星无空调蓝玻璃,后来吃4路增加了空调车复线这个配置,不久30也增加了空调复线。也就是后来即使是去掉厦头B尾依然能看到19A/B线(和30A/B线)的原因。现19路就是空调复线的胜利。
19无空调后来又买了一批亚星,但是玻璃是白的,前门边上的灯箱放在窗下沿。后来应该是用到了金龙金旅型号后缀排列组合时代。
19空调比较精彩。一开始是当时的45同款(不好意思长江系记不住型号代码)但是蓝色涂装,座椅是蓝色的亚星同款,记得特别硬,但是很别致。不久这批就给出岛车了,换成了和96一起用的长江子弹头,当时刚坐上这个车的时候一眼望去找不到投币机。再后来用上了71路也是一手的金旅11米,不过71是白色漆,19是绿色漆,同型号后来108也引入了(现在在海外,坐着奔驰citaro特别有当年这款车的感觉)然后也是用到了如今的排列组合时代。
37路的长江真的神车,开的特别稳,走金尚路就有种BRT的感觉,而且记得是第一款车门低踏步的车?(后来13/43/36/85那款长江也是)现在的金龙金旅也才刚刚开始有这种设定。
以前还经常从金鸡亭要去厦大上课,直到快搬走前17环线开通和96延伸胡里山才有直达,但是已经在来回转车的快乐当中无法自拔,即使是直达开了也没坐过几次。以及偶尔会选择29去前埔转车,那真是盛宴。
顺便 多年的困惑 29当时的车(前置发动机CJ6921G?)以及21的CJ6101除了前置发动机,发动机的声音跟别的也不太一样,比较温柔一点,是因为燃料不同?
突然有一天去卧龙晓城坐车看到延伸至会展中心的26是本金鸡亭住民最梦幻的体验。双巴第一排坐了几百次,只有那段时间坐的26才是最香的。
28延伸到岭兜以后一开始是亚星,然后变成特别破的CJ6922。好像是跟23路调换了。明明整个线路就是44但是数字突然变小。然后再拿了长江无空调8-9米的某款新车,只比48/86/98那款长江大一点点,也是为了占整个路程很小部分的东浦路尤其是鹭峰宾馆那个小转弯强行用小车,真的挤得就像早些年挤44路。后来才换了第二批黄色金龙6105(和31,83,96,97同一批。第一批是72后来8路那几辆。第二批的乘坐体验明显不如第一批。)顺便东浦38用的应该是CJ6922。跟28竞争的29号中巴应该是全厦门第一条换无人售票金龙车型的线路,那时候还是云顶岩-东浦-厦禾路-轮渡,用的折叠门,前门的造型是一扇特别肥的梯形+特别窄的矩形。这批最后出现应该是在512上。当时从金鸡亭3号门出来直接上车。
95和98是同一批开通的,95的车记得不是一手而是48退?反正特别短小的CJ6101脸,后来给了91路。即使是后来升级也就只是换了个金龙9米,依然缩手缩脚。95这个数字在改完855后再也没出现了。。感觉现在新路线都是从小的缺号开始。35,49,53-57这些没填满前应该是没得看到95路重现了。
顺便,以前有段时间收集公交车票,记得每个票都有4位数编号并且会不停更新,后来04年左右换成了12位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1块有印象的是4284>4335>4400>4424>4465>4503。后来集团了分公司也有自己的每一种面额的12位地税代码。同安的1块票有过4444的编号。社会中巴用的是运输统一的票,在12号小巴上拿到过1块5面额的票。
我发誓202刚开通绝对是同安开的,记得坐过一次去中洲温泉。坐前排盯着同安的扇子形线路号贴纸看了很久,用的是双开门的车型。201 202都给了海沧。(继续思维跳跃,中洲岛据说是陈嘉庚的祖籍。。现在变成要门票了)
91一开始是跟37一样平铺直叙金尚路(像极BRT的快1/2VS快6/5)后来为了增加趣味绕金山-枋湖-车管所-尚忠,反正就是打了三个来回。具体站名根据百度百科:
会展中心→明发新城→前埔村→国贸新城→华林→瑞景城潘宅→瑞景商业广场→瑞景新村→东芳山庄→西林云顶→西林→禹洲花园→北大生物园→中孚花园→祥店→金山西里→国际山庄→第二福利院→穆厝东→吉家家世界→枋湖西路→枋湖村→梧桐→枋湖路→车管所→禾山派出所→尚忠→坂尚→坂上社→大湖→林后→机场。
39路是很小的时候去殿前看爷爷奶奶会坐的,去塘边换27路,记得是小巴,然后变鹭驰1路。顺便,鹭驰的车后来给了34路,然后34换了金龙粉色11米之后由于32的前置发动机长江退役以后给了32。34以前去湖里公园和湖里游泳馆经常坐,以及34现在都换小车了完全可以恢复江头北路-屿浦路段,所谓”最后一公里“。。对
多年的困惑:16路万寿路段只占了很小的部分,却因此只能配小车,最大的不过黄海9米。近些年社区公交了何不让社区公交解决万寿路,解放16路的生产力。
14是现在17。现在的年轻人认知里根本没有火车站-石泉干休所的14路和火车站-长安门的17路。新14终于有了,最新的区间是渔港东路-湖里车站。
记得47刚开通的时候跟29是一模一样的线路,就是换了个数字和车型。难道那时候就在蹲云顶隧道了?
36,98,805头尾都是东渡和前埔但36一直是最强势的。感觉也是人为取消给地铁让道。(公交线路的最高境界:升华了地铁)最新的115路感觉是在给取消88铺路,但奈何软件园铁一样的需求。
记得00年投洽会好像是一个分水岭,会展中心启用,19和91开通,19和30换亚星,17路变投洽会环线唯一一星期金鸡亭-厦大有直达。感觉后来变集团了思明公司的线路很多会展线,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