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nebulall 于 2008-11-30 22:40 发表
其实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一个依赖财政补贴的行业,却要走市场化这条路,钱从哪来?从乘客手中的一元钱中来?如果够,这个行业就称不上是公共两字了。联营的参与者,按照资本规律,没有剩余价值,就不会有他们,如 ...
当然,纯市场化运作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在当时ZF财力不佳的年代,引入社会资本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如今建筑行业的BOT模式也带有类似的色彩。但是,“联营”绝不应该简单的把公交推向市场,而是要让社会上的资金参与其中进行“联合”,ZF投资还是要占主体地位的。哈尔滨虽然有了一点新思路,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本该ZF主导的公益事业彻底大撒把交给市场,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