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城涧 于 2014-7-19 14:05 编辑
据统计,北京公交集团目前拥有10万多名员工、800多条公交线路。目前,线路之间、乘务人员之间整体服务质量不均衡,个别线路、个别乘务人员服务水平“一般化”,公交场站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方面成为制约服务质量提升的“瓶颈”,这些与建设“公交城市”的总体要求仍存在差距。 随着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实施,北京公交集团未来3年将从社会新招入7000名乘务人员。新兵加老兵,素质提升是服务提升的第一步。公交部门将统一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取得培训资质,签注《工人岗位资格证书》。 按照“2013年—2015年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目标,到2015年年末,北京公交集团将通过继续教育、委托培养等措施,培养具有高级技能以上资质的高技能人才3万名(其中具有技师以上技能资质的公交驾驶员、维修工和调度员达到2000名)。对此,北京公交集团建立实施“公交员工岗位能力提升工程”,通过采取通用知识能力+岗位专业能力“1+1”的培训模式,开展全员岗位能力轮训。培训采取脱产和工余业余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共课程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心理健康知识等;专业岗位能力培训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技术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来设置,每名员工将接受不少于40课时的培训。 另外,建立的多种形式的“技师工作室”将成为公交人才培养中的特色。目前,公交员工中,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为24%。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占1.1%。3年内,以公交关键工种技师命名的“技师工作室”将扩大规模,以点带面,新培养技师以上资质的公交驾驶员、维修工和调度员900名。 数读3年后的公交服务 ■ 公交司售文明用语、文明行为、文明行车规范合格率达到95% ■ 车质车容、服务设施合格率达到96% ■ 乘客原始意见逐年下降3个百分点 ■ 公交车交通违法率控制在1%以下 ■ 中途坏车降低至0.1次/万公里以下,长安街线路实现中途零故障 部分公交服务“忌语” ■ 忌说不礼貌的称谓,如“老头儿”、“老外”等。 ■ 忌说容易引起乘客反感的疏导用语,如“怕挤,打车去!”“往里,往里,快点!” ■ 忌说容易引发乘务矛盾的售验票用语,如“没票赶紧买,别等着下车罚款!”“包儿得买票,快拿钱!”“刷卡,刷了么你!” ■ 忌说不文明宣传用语,如“把烟掐了!”“快点,磨蹭什么呢!” ■ 忌说容易激化矛盾的处理问题用语,如“车坏了,都下车!我也没办法!” ■ 解答乘客询问时忌说“不知道,问别人去。”“刚才不是告诉你了么。” ■ 乘客不遵守乘车秩序时候忌说“干嘛呢,别瞎挤,后边排队去!” 司机文明行车规范 ■ 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 禁止随地吐痰、吸烟、闲谈、接打手机及一切有碍安全的行为,晚间应按规定开启车厢灯。 ■ 行车平稳,通过人行横道要提前减速,做到匀速行驶,安全礼让。 ■ 按照交通标志、标线行驶,遵守“公交专用道”使用规定。 ■ 进出站不截不挤等。 ■ 停站靠边、停靠到位。遇到串车,必须做到二次进站,雨天(雪天)停车避开积水。 注:本文已经本人编辑,内容转载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