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城涧 于 2014-7-8 22:52 编辑
从市轨指中心了解到,目前本市轨道交通最高日客运量已达到1100万人次以上,17条现有线路中有13条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满载率超过100%。按不完全统计,每乘客人次成本约7.9元,在目前单一票价2元的情况下,运营企业每运送一名乘客,则亏损5.9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建议改为计程票制。
2014年7月7日的单日客运量为947.51万人次,947.51 X 5.9 = 5590.3万元。北京地铁单日亏损就达5590.3万元,全年将达204.05亿元。
坐一次地铁,亏损是票价的3倍。在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马伯夷在今年年初透露,每张票都有近2元政府财政补贴。用在公共交通上的财政补贴甚至超过了医疗。
2007年10月7日起,北京地铁实行2元单一票价制,这使北京地铁一夜回到1996年的价格水平:1996年1月1日,地铁票从0.5元调至2元。调价后,年客流量从5.58亿人次下降至4.44亿人次。这个价格一直保持至今。
同时,2007年至2013年也是北京地铁高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地铁总长度为465公里,是2007年142公里的3.2倍;2013年地铁运送人次达32亿,是2007年的3.9倍。
生活在北京的人早已对地铁拥挤痛苦不堪。每新开通一条线路,市民既庆幸又抱怨,这种情感在2013年5月贯通的北京地铁10号线被空前放大。地铁10号线设计为环线,分两期开通,一期是一个横折状,于2008年奥运会前开通。这个不完整的线路一直保持了5年,直到2013年5月才全线贯通。因为这条线路连接了东三环CBD地区的国贸、双井、金台夕照等写字楼集中的区域,所以从一贯通开始就爆满。
目前,北京地铁有10条线路、54座车站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常态限流。
每隔几个月,北京就会流传一次地铁调价传闻。2014年7月3日至7月20日,北京市发改委与交通委联合开展公交和地铁票价调整意见征集活动,可以说,正式启动了北京地铁调价活动,这次来真的了。
8成市民支持小幅涨价。北京市发改委的意见征集没有给出具体调价方案,按此前媒体猜测,大概分为几类:1、按站数收费,起步价增加,设最高价格;2、人流高峰时段增加收费。
市民焦桑在建言中写道:起步4公里以内3元;4-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