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前“抢注”世界身份 南京金线金箔申遗被改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12 1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个“文化遗产日”期间,记者意外获悉,被誉为南京“四大花旦”的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四个项目在进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令人遗憾的是,“金线金箔”的名义被修改为“金箔煅造工艺”,而作为更为珍贵的手工工艺非物质遗产项目“金线”被拿掉了。  
  “其实金线的制作工艺远比金箔复杂,而且面临失传与灭绝的境地。”昨天,不久前被确定为中国金箔原产地的南京市栖霞区龙潭的一位金线金箔专家告诉记者。据介绍,如今在龙潭能从事金线制作工艺的行家只有四到五人,而年龄最小的也已经70岁了。从做纸、做粉到最后成金线,总共要经历12道工艺,才能将本已薄如蝉翼的金箔搓成直径不到1毫米的细纱,一名艺人一个星期也只能做几米到几十米金线,最后交给“织女”,才能织成“金缕衣”。可见,传统的手工金箔技艺依然难能可贵,但随着现代生产工艺的发展,金箔制作部分走上了工业化轨道,然而作为金线,其生产工艺则完完全全只能依靠手工。  
  对此,正在北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的南艺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小组组长徐艺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透露,当初南京申报时的名称的确是“金线金箔”,金线因其工艺复杂甚至排到了它的基础工艺金箔的前面,但最终决定改为“金箔煅造工艺”,原因是金线毕竟只是金箔的附加产品,先是金箔才能生产金线,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源自中国南京龙潭的金箔工艺流传到国外后,不少能生产金箔的国家已虎视眈眈这个项目,而提前为中国这项传统工艺“注册”一个身份,从世界范围来说,也是一个前瞻性的保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6-6-12 12:2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都开始想"申遗"了,早就没想起来!!!
sweetvanilla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6-6-16 22: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24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