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xblswf 于 2020-8-14 11:11 编辑
那种搪瓷的牌子,字还有点“浮雕”效果。像市区5路15路22路55路59路都换了,那时候好像全市一大批线路的站牌也同时更换了。站牌上路号的字体和那一批搪瓷路牌的字体是一样的。22路一部分车还与众不同,上了一批带首末站的路牌,前门-鸿翔大厦。48路也类似,换了搪瓷路牌之后,为了体现到西客站,又在数字下面用贴纸标注上了首末站。
那批路牌二三四六运营场的线路换的比较多,但也有没换的比如20路,我就没记着换过这个搪瓷版。一五运营场换的线路比较少,比如28路41路43路48路换了,但是23路35路就没换。一场好像就没有换搪瓷路牌的,或者是有但我没记住。
还有的是整条线路换了,但个别车没换。比如59路,除了2790号车之外,其他车都换了搪瓷路牌。2790用的是老版路牌,但也是两种样式。一种是标准二场风格,另一种形容不上来。59路和53路还挺逗,互换运营场之后,原有路牌各自收回,之后新东家有都重新制作了路牌。像59路原来路牌风格和40、44一样也是大字,换场之后二场又做了本场制式的新路牌。
一场线路有一段时间路牌都是大字。就像387这样,3、8、24、58、60这样的更明显。大字几乎顶天立地。但像13、305就不是。可能是批次不同。就比如有一段时间昌平314、357、376路牌那种瘦体字,在3、8、60路也换了,但是已经是到了白柴时期。
换搪瓷路牌那一批,因为工艺问题,用翻板路牌的线路就换不了了。比如16/16支线 20/203 334/347。但20路好像用翻板路牌的车不多。不过41路和41支都换搪瓷的了,41支要是缺车,就抽41路的,再粘一个支字。
到后期的时候 不是把市区和郊区线路都弄成蓝紫色 带首末站了嘛,但是有的线路没换吧。比如21路、26路、27路、65路?后期都到了绿车时代之后,铁牌制作就随意了。比如21路/65路 是不是做过一批翻板路牌,蓝底白字不带首末站。还有就是7路车调给27路,就在7路搪瓷路牌“7”字前面又喷了个“2”。
还有像320那样的,本来是发光路牌,后来乱倒腾车,没做新路牌,就把那层壳撬下来,挂到别的车上。看着是发光路牌的制式,但根本亮不了,就是一层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