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晓梅)6月3日晚上9点,随着“苏ET4462”公交车完成交车手续,吴江最后18辆承包经营的公交车全部收归吴江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管理,这标志着松陵城区城市公交车承包经营模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吴江公交在经历了9年的风风雨雨后,从昨天开始步入公车公营时代,彰显了公共交通这一“准公共产品”的公益性定位,我市的“公交优先”战略因此得到实质性推进。
城市公交承包经营的模式在吴江城市公交的发展初期和发展过程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民对公交出行要求的提高,承包经营的趋利性与城市公交公益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给全市百姓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实现公交行业公益性的最大化,市委、市ZF果断决策,启动了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今年3月18日,吴江市公交站场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国资,以51%的控股股权成功实现吴江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体制上的转变,吴江公交步入由ZF主导、以ZF投入为主的崭新发展阶段。
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3路、9路公交线上的18辆公交车因合同未到期,仍然处于“小承包经营”状态。虽然线路由公交公司托管,但由于承包经营者的收入效益直接跟运营挂钩,其趋利性与社会责任常常产生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吴江公交的整体形象。
在对这18辆承包经营的公交车提前终止合同、实行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市交通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与承包方本着协商、平等、共赢的思路,经过反复接触和交流,寻找平衡点,最终达成共识,如对车辆评估符合要求、办理好车辆交接手续的给予结算兑现(奖励、补贴),并退还缴纳的风险金;对原承包车的驾驶员如准入条件符合公司要求的予以优先录用等。
据市公交公司董事长吕玉林介绍,他们将对“回归”后的3路、9路公交车驾驶员重新进行培训,与其他线路的驾驶员实行统一考核和管理。结合松陵城区公交线路调整,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密这两条线路上的公交班次,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