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哈尔滨的脏乱差,大家有一肚子气。在江边、公园,小区、街道,餐厅、大排档,在单位上班或是回到家里,凡是人们可以随便说话的地方,批评议论、牢骚、骂声,随时随处可以听到。最近听到了一种振聋发聩的担忧:再不整治,哈尔滨怕要滑落到全国二流城市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只要走出哈尔滨到全国各地去看看,看看先进城市的规划、建设、道路、交通、绿化、卫生,更不必说经济发展环境、综合实力和城市管理、市民素质、富裕程度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哈尔滨本来不差。遥想当年我们曾多么风光、令人羡慕,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不仅哈尔滨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四十分之一,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道路交通、绿化彩化、城市管理和市民文明程度,都居全国一流城市前列。六十年代我走了全国许多大城市,我为自己家乡自豪,那时没有哪个城市能比得上哈尔滨!近30年来,哈尔滨虽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近一二十年与先进城市比、与同类城市比,各方面差距越来越大,甚至跌落到东北大城市后位!
脏乱差惊人。从外地归来,一下飞机进入市区就立刻感到降了一个等级,城市灰头土脸,缺少干净靓丽的风貌和生气。就连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都蒙着灰尘,更不用说二三类街道和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了。痰迹斑斑、狗屎遍地,在社区、街道上废纸、塑料袋、饮杯、冰棍杆、小广告卡、宣传单各种垃圾随时随处都有。
不文明行为成痼疾。市民的各种劣行在公共场所举目可见:随地吐痰擤鼻涕,随地便溺,顺手扔掉吃喝后的废弃物旁若无人扬长而去,因一点小事当街骂仗,因一点摩擦动手打人,野蛮行驶,醉后驾车,争道行驶、互不相让,人车混流。夜晚,街道上到处摆摊,浓烟和异味在空气中弥漫,令人不得不掩鼻关窗。
无所作为最可怕。笔者认为,管理者的观念问题、能力问题、效率问题等等都是脏乱差整治不力、工作上不去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精神状态问题、是责任心问题。“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如果管理者尸位素餐、推诿扯皮、无所作为,那脏乱差真就治不了,市民的不良习惯也就无法改变。关键在人,关键要干事。必须从管理者洗心革面开始。新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提出,哈尔滨要“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科技创新的先导,城乡建设的表率,服务全省的平台。”急需解决“卫生、交通、经济发展”三个环境问题。整治脏乱差的战役已打响,希望城市大扫除干净、彻底,还哈尔滨一个干干净净的市容市貌。
哈尔滨绝不能沦为二流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