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公交优先还缺啥”的讨论做到今天已经是第六篇了,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先后采访了广大的公交乘客、司售人员,甚至部分的政府官员,但还有一个环节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那就是公交企业的运营者。昨天,我们采访了沪上占主导地位的大众、巴士、强生公司的运营人,听听他们对这一话题有何说法。
大众交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国平: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公交行业的性质是公益性事业,这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最近公布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的,其中也没有提到公交企业可以市场化运作的提法。在这一点上认识不统一,就会造成行为偏差。
其二,公交优先应体现在低票价上。虽然本市已经实施了票价优惠政策,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无法享受到这一优惠,所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实行低票价政策,如果无法实施,那么有关部门应该将做不到的理由公之于众。
其三,公交经营主体太多,导致效率低下。目前上海的公交线网很乱,优化的成本很高,而根据各家公交的调查统计,去除重复路线后,本市1.8万辆公交车至少可以减少5000辆,并且应该制定制度,重复线路必须听证。
其四,公交职工收入太低,行业景气指数也很低,建议开放公交的劳动力市场。
其五,车辆的更新须加快步伐。可否成立国有控股的车辆租赁公司,由它买入公交车辆,租赁给营运单位使用,这对公交公司将是很大的支持。能保证明年车辆全部更新。
其六,贯彻“一区一交”。松江区正在全部回购车辆,嘉定区也正运作国有绝对控股,下一步须加快推进。
巴士集团总经理王力群:建议一是政府应通过政策的调整,以公共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改善市民出行,降低出行成本。
二是增加公交专项对公交支持力度,重点围绕提升公交产业水平进行投入。如鼓励企业购买高等级车,购车补贴允许充残值,同时从政策上限制到期报废车通行。
三是行业管理的政策、体制要适应城市公交产业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制订产业政策,修订行业规范,建立统一的社会评价监督体系和投诉、咨询处理平台。
强生公交公司总经理袁才发:作为公益性的公交服务企业,车厢服务应是公交企业加强管理的重要抓手。这几年我们围绕着乘客的满意度,公司营运部每月对各条线路进行七个方面的考核:除了对安全间隔公里、客伤间隔人次、交通违法率、黑匣子使用等行车方面的指标进行考核外,对于乘客来信、来电、来访的投诉率、服务违纪率和乘客对公交客运服务的满意度也纳入考核之列。
随着公交行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市民对公交行业服务的新需求,原来“人盯人”的传统管理模式,显现出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为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公交行业应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公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运用信息化科技管理手段,在公交线路营运管理的实际中创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各项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公交优先的战略中,加强企业自律,在车厢一线推广优良服务的示范效应,与服务乘客、与企业发展都将得益非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