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1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RT公交车昨上路调试 快速公交开通进入倒计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4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省城BRT一号线的快速公交车开上北园大街进行调试,这也标志着快速公交的开通已经进入倒计时。此次BRT公交车上路调试,主要是对新安装的站台进行检验,并加强站台和车辆的磨合,为快速公交线路的开通做好准备。

    13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北园大街看到,一辆18米长的巨无霸公交车停在了北园大街与历山路交叉口的站台内,司机正仔细地把站台的门和车门对齐,到站后,车辆自动报站设备准确开始报站。过路口时,司机还专门记录下路口的情况以及路口的车流量。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为了给BRT线路的开通做好准备,公交部门已经在BRT一号线上调试车辆和站台,一号线也就是贯穿北园大街的线路。13日,两辆18米长的BRT公交车开到了路上,从黄岗站开始,司机在每一个站台都要仔细停好,看看车辆和站台是否匹配,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次BRT公交车上路调试,主要是看看车辆在北园大街是否能跑起来;站台和车辆能否配合在一起,站台还需要做哪些调整;记录沿线各路口信号灯以及通行车辆的相关情况。这些情况经过汇总后,将统一对BRT站台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改进,以便BRT线路正式开通后,车辆能更好地运行。

    据了解,目前,公交部门已经准备好5辆18米长的BRT公交车,40辆12米长的BRT公交车,经过三个多月的培训,司机已经能熟练地掌握BRT车辆的各种性能,已为BRT线路的开通做好了准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6:11 | 只看该作者

BRT客车停靠尚需磨合



济南BRT快速公交开行在即,随着站台内各种设施的安装到位,BRT客车能够实现与站台内设备的“无缝对接”吗?
    3月13日,记者在BRT1号线现场了解到,BRT车辆已开始与站台进行磨合,主要测试站台自动屏蔽门和车辆内部设备,同时检验驾驶员的实战能力。结果显示,实战和演习还是有差距的,驾驶人员要从现在开始,用最短的时间加紧实战练习。
    车辆停靠站台
    不超20厘米
    昨日下午,记者在位于BRT黄岗站场东侧的BRT一号线起始站台看到,一辆18米长的“子弹头”BRT公交车和一辆12米的BRT公交车相继停靠在站台旁。据驾驶人员介绍,这是在进行车辆与站台的磨合,测试设备的运行情况。“这次测试结果不错,但是上一趟车测试时屏蔽门没有同时打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还是测试阶段,车载红外发射器与站台屏蔽门还有点“陌生”,可能是车辆与屏蔽门没有对准的原因。“这个过程对驾驶员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在站台没上设备前已模拟练习了两个多月,车门与屏蔽门前后距离误差要在约20厘米以内,屏蔽门才能接收到打开信号,保证乘客一步上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由于目前站台附近的路况还没有修缮完备,现在BRT车只能靠近站台40厘米左右。“相信等路面平整了,我们能够做到与站台的‘无缝对接’。”负责驾驶BRT车辆的驾驶员自信地说。
1号线运行1小时20分
    全程卫星定位
    “我们这趟车刚刚试运行完BRT1号线,全程用时1小时20分钟。”一位BRT车的工作人员说。据他介绍,BRT1号线全程从黄岗站出发,至全福立交再返回黄岗站;BRT2号线也是从黄岗车站出发,至燕山立交桥,经历山路返回黄岗,全程用时在2小时左右。
    在BRT车厢内,工作人员还向记者演示了已启用的车载先进设备。“这是GPS站点提示器,以后乘客可以通过这个设备随时了解车辆行驶到什么位置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设备是通过卫星定位工作的,准确率相当高。
    车门开启靠卫星控制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记者还参观了可以同时监控左右两侧车门的可视屏、车况自动检察系统、防夹手式车门等设备。但是最让记者感到好奇的,还是BRT车的车门控制系统。
    据工作人员介绍,济南BRT公交车的车门控制系统结合了卫星定位系统的控制。“当车辆行驶在北园大街和历山路上时,由于站台在道路中间,卫星定位系统将会强制车辆只能打开左侧车门;当车辆行驶在经十路上时,由于站台在车辆右侧,则强制车辆只能打开右侧车门。”工作人员仔细介绍说。
    “但是,为应对紧急情况,驾驶员可以通过按下紧急按钮,而自由控制所有车门的打开,以便疏散旅客。”工作人员指着驾驶室仪表盘上的一个红色按钮说。
信号优先系统测试正常
    “这次试运行我们还测试了BRT一号线路上的11个信号优先系统,均正常。”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信号优先指BRT车辆在经过路口时,如遇红灯,则车内向信号灯发射信号,信号灯会优先BRT车辆通行。
    据介绍,目前信号优先系统已在BRT线路上的部分信号灯上安装,只是没有启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6:18 | 只看该作者

各项功能灵不灵 BRT公交提前探

省城BRT各项工作加快了进度。记者昨日在北园大街、历山路采访时了解,站台施工已接近尾声,省城公交部门每天开出12米、18米的BRT公交车提前探路,对1号线、2号线上的报站系统进行测试。

  

  

  站台施工近尾声

  昨天下午,记者在北园大街生产路附近的一处BRT站台看到,蓝白相间的站台外观看起来十分清爽,用来感应BRT公交车到站开门的屏蔽门安装到位。屏蔽门也就是自动站门,它受BRT车上发出的红外对接信号控制,只有当公交车的车门与之达到对齐的误差范围内才会打开。站台上,一位施工人员正在揭开屏蔽门上的保护胶条。这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站台施工已基本完工,近期就会验工交接。

  在历山路上的两处BRT站台上,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地面装修,屏蔽门的调试正在进行着,摄像头、LED系统显示屏等都已安装完毕。据了解,LED自动刷新式站牌,将以红黄绿三色随时刷新显示站名、文明提醒,还会根据车载GPS系统提供的数据,通过工控机的处理,直接显示距离本站最近的BRT车还有几站到达。   

  历山路BRT站台

  正在逐一调试电子设备

  昨天下午,记者在和平路与历山路交叉口的BRT站台看到,站台入口处左侧的售票处里面摆放着一个黑色的机柜,从运行的电脑屏幕上,可以清晰的看到站台内以及站台两侧的交通状况。据了解,电脑屏幕不但可以看到BRT公交车靠站的情况,而且能够观察到乘客上下车的情况,以防意外发生。  

  而随后在文化路路口的站台处,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售票处内的电子设备。据介绍,售票处内的电子设备就是整个BRT站台的“心脏”,站台内包括控制自动闸机、自动电子站牌、监控摄像头等设备,都是由这几台电子设备控制,所有的信息数据也要在此处理。

  

  BRT公交车提前探路

  记者在北园大街上看到两辆BRT公交车开过,18米的BRT公交车开往全福立交桥方向,12米长的BRT则开往历山路一直行驶到燕山立交桥。记者了解到,BRT公交车提前探路主要是为BRT安全开通做准备,为开通前的各项电子系统查缺检漏,除了测试站台与公交车上的自动报站系统是否同步,同时统计BRT公交车通过路口的时间。

  据了解,开通前的测试工作还将继续,将持续到BRT正式开通。
4
发表于 2008-3-14 17:32 | 只看该作者
仪表盘上的红色按钮最好是像战斗机导弹发射挚那样用罩罩着,万一误操作后果不堪设想
5
发表于 2008-3-14 21:32 | 只看该作者
作屏蔽门实验呢
6
发表于 2008-3-15 02:0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歧视中通,感觉就是不如青年时尚,皮实~~

[ 本帖最后由 令狐冲浪 于 2008-3-15 02:09 编辑 ]
7
发表于 2008-3-15 06: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令狐冲浪 于 2008-3-15 02:07 发表
不是歧视中通,感觉就是不如青年时尚,皮实~~
要说时尚可能是这样,谁皮实还真不好说
8
发表于 2008-3-15 10:50 | 只看该作者
人家叫青年吗,肯定时尚有朝气,中通的谐音是"中庸"啊
9
发表于 2008-3-15 11:31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关注济南的BRT,问下,有具体开通的时间了没?
另外,还搞活动吗?
10
发表于 2008-3-15 1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骑自行车吧 于 2008-3-15 10:50 发表
人家叫青年吗,肯定时尚有朝气,中通的谐音是"中庸"啊


那应该是青年的老板的名字时尚有朝气哈!
11
发表于 2008-3-15 13: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antop 于 2008-3-15 11:31 发表
我一直关注济南的BRT,问下,有具体开通的时间了没?
另外,还搞活动吗?


估计是4月中旬以后,最后时间还没定,因为要等道路铺完最后一遍沥青,两条道路的长度加起来有20公里,光铺也得铺好几天,还有后续的收尾施工,BRT真正上线之前还要在新路上试验几天,不过五一之前应该可能通
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参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13 22: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