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公共交通的发展,济南市的公共交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公交优先,为济南公交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公交优先,为济南的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济南市的公共交通有了飞速发展。公交优先深入人心,营运车辆逐年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公交线网逐步扩大。截至目前,济南市公交职工有9800多名,公共汽(电)车已达到3800多部,营运线路175条,线路长度2700多公里,每天平均运送乘客205万人次。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设施,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处于显著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符合城市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是推进科学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优先发展公交工作,各级领导非常关心和支持公交事业的发展。2007年12月,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转发了省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通知。并提出:“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公交优先战略不动摇。”市领导要求要高度关注民生,并多次对公交发展做出指示,曾多次到公交总公司进行调研,详细听取汇报,特别是对BRT快速公交的建设,更是十分关注。今年3月,市领导考察了北京BRT快速公交,回到济南后,又连续到济南BRT建设现场调研,就快速公交的建设作出具体指示。针对近期济南道路拥堵状况,又在有关会议上提出,先保公交车运行,把发展公交摆到突出位置。市领导多次听取公交部门的汇报,亲自审批公交发展规划,并对公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济南市在城市建设中,千方百计改善道路设施,优化道路资源配置,最大限度为公交提供方便。经十路、经一路、济泺路、工业南路、解放路、经二路延长线、英雄山路等道路相继改建后,尽管道路资源比较紧张,但市里仍协调有关部门,在这几条道路设置了“公交专用道”, 强化了公交车辆对道路的专用或优先使用权。目前,济南市公交专用道已达80多公里,公交车时速由前几年的不足13公里,提高到19公里,充分体现出公交优先的优越性,“公交优先”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近年来,由于燃油价格持续上涨,使公交企业成本不断加大。市委市政府及时对公交燃油给予补贴,保证了公交车辆的正常运行。
公共交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设施,公交车是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前几年,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济南公交车的数量、质量与城市发展和市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市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予扶持。公交总公司克服多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用于购置车辆。2006年以来,筹集资金4亿多元,购置新车1600多辆。目前,除旧车按规定报废外,济南市的公交车仍达到3800辆,万人拥有公交车由前几年的10标台左右,增长为15标台,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人车比为2.6:1,在同行业也处于领先水平。
建设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适应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公共交通发展的主导方式。济南市根据城市特点,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特色保护、客运能力、建设成本和运行速度,确定了“近期实施BRT系统,远期采用BRT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作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举措。在BRT建设中,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BRT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BRT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工作。为了加强战略合作,济南市的BRT项目得到美国休利特基金会、派克德基金会与美国能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从世界上BRT发源地巴西,先后邀请了5名著名专家专程来济指导工作。目前,北园大街首条15.55公里的BRT快速公交线路已经竣工。
“公交优先”促进了济南城市的快速发展,“公交优先”为老百姓带来了乘车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