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南] 侯隽、周秉和等书城签售《知青心中的周恩来》“老知青”怀念周总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0 1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由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撰写的回忆集《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也应运出版,并且在面世不到一周内就销售了1万多册。4月19日,参与该书写作的周恩来侄子周秉和,以及当年著名的知青侯隽、徐建春、邢燕子及董加耕等来青举行签售与读者座谈会,回忆总理的伟大情怀与对他们的亲切关爱。
40余知青出书忆总理
    “总理当年对我们知青太好了,我们要尽感恩之心,竭回报之力”,19日上午10时,在市图书馆举行的《知青心中的周恩来》读者见面会上,该书的主编、当年自愿下乡插队被称为“特别的姑娘”的知青侯隽谈到总理时很激动:“今年是他诞辰110周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些故事,共同分享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就写了这本书。”
    《知青心中的周恩来》共收录了40余名知青撰写的37篇文章,分为“亲切的关怀”、“永远的怀念”和“巨大的鼓舞”三部分,大都是当年的知青们撰写的纪念文章。
百余位市民书城捧场
    不过,这本书在今年2月刚刚出版发行的时候,侯隽等人还一直担心没人“捧场”,2月底在北京首次举行签售的时候,为了防止冷场,作者们把亲戚朋友都发动到现场,“没想到,那天离签售还有一个小时,大厅里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的亲友根本进不去,不到半个小时,500多册书就被签售一空”,这本书在面世不到一周内,销量已经突破了1万册。
    19日下午在新华书店书城的签售会,同样吸引了百余位热心市民的参加,其中许多也都是当年的知青。侯隽说周总理一直关注知青上山下乡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求国务院切实解决知青的实际困难,让无数知青及家庭感到宽慰。
专访周恩来的侄子周秉和———“有太多遗憾难以弥补”
    “可能跟伯父在一起的时候还太年轻了,现在想起来,有很多的遗憾,太多事情没有珍惜”。周秉和是周恩来的侄子,1951年在北京出生的周秉和每到节假日,就会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西花厅见周恩来夫妇,“小时候与他在一起的情形已经模糊了,只记得我不喜欢吃猪肉,但他每次都要夹肉给我吃,而且还要放到我嘴里,我有时实在咽不下去就再吐出来,他也不生气”,让周秉和略感遗憾的是,小时候与周总理照相的时候,他经常调皮地闭眼或挤眼,“文革开始后,伯父一般很少私人会客,也就没什么合影的机会了,所以现在留下来的跟他的合影很少”。
    由于周秉和家有兄妹6人,家境不是很好,周恩来一直都在资助他们,但在周秉和兄妹的工作上,周恩来向来都严格要求,“当时入伍当兵被许多知青当作是既能脱离农村又有前途的改变人生命运的大好机遇,我也于1970年底通过考核穿上了军装,但伯父知道后又将我从部队弄回了延安农村继续插队,当时我还有些想不通”,不过现在的周秉和已经完全理解了,“他向来是以身作则的人,当时我、妹妹周秉建、伯父的卫士长、司机和保健医生的孩子,都被从部队重新送回农村去了。”
    最让周秉和感到遗憾的是,他错过了一次与伯父见面的机会,没想到会成为永别。“伯父1974年病重入院后曾回过西花厅一次,他让我姐姐周秉德招呼几个孩子见个面,但当时有的忙着学习,有的忙着工作,大家没凑到一块儿”,周恩来重回医院后,由于中央对去医院看望他有严格的纪律,周秉和便从此再也没机会与总理见面。
    周秉和感慨地说:“他离开我们30多年了,我也已是年近花甲之人,但曾经有幸在伯父伯母身边生活并接受教诲,是我一生的幸福。” 本栏撰文/本报记者 王法艳

[ 本帖最后由 ich 于 2008-5-3 19:00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12-19 04: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