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城道路建设三问三答
一问:七一路人行道何时不再整修?
解答:没有特殊情况,三至五年内不再开挖。
实施一个月的七一路街景改造工程,已经让市民看到了效果。下雨天,青海省中医院门前新铺设的吸水砖路面,干净、防滑,走在上面感觉很舒服。据悉,七一路街景改造工程东起五一路口,西至长江路三角花园东侧,全长2300米,目前已完成25%的人行道整修和40%的外墙刷漆工作。
西宁城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相关部门在铺设管道时毁坏了人行道,加上机动车随意停放,损坏了七一路部分人行道的地砖,使地面凹凸不平,给周边居民行走带来极大不便。为了美化城市街道环境,给广大市民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改造工程中又加入了整修人行道项目。
在整修人行道前,施工方已经告知沿街电线、管道的负责单位完善铺设,目前给排水管道、有线电视等电缆已经完成入地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不仅仅是埋电线,电力部门专门用混凝土浇筑1.6米高的通道,放入电缆,这样的通道可直接供工作人员通行,避免在维修电缆时造成路面二次开挖。当被问及工程质量时,项目负责人介绍,除非遇到管道抢修、街道拓宽等情况,否则,七一路人行道三至五年内不会再开挖。
二问: 为何夏季道路工程多施工?
解答:施工时段有限,雨季减缓进度,夜间施工易扰民。
规划、协调及施工前的其他准备,一系列因素导致省城出现不少道路同时开工修建。无论是街道改造还是马路整修,施工前都需要与电力、供水、通讯等多家单位沟通和协商,告知他们在施工前完善其相应的设施入地工作,以免完工后造成二次施工和资源浪费。因此,在各类管线完善后,建设方才会进入道路施工阶段。
那么,为何夏季多施工呢?西宁市城中区建设局规划建设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西宁,解冻期为4月15日,霜冻期为11月底,因此,每年的施工期只有七个多月。加上雨天施工会影响工程质量,所以,一些工程的工期会延长。
道路施工并非易事,种种客观因素会影响工程进度,但建设部门总是克服困难,争取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早日完工。比如,七一路和解放路施工工地,施工方采取分段作业方式,夜间开展噪音相对较低的项目施工,避免造成车辆拥堵,影响市民出行。
三问:马路、人行道为何总会出现“伤疤”?
解答:“伤疤”是暂时的,正在全力修复。
燃气管道和排水管道等设施断裂,直接影响市民生活,因此,相关单位在第一时间挖开道路抢修管道。可几乎每次抢修完的马路或人行道上,不是铺上了红砖,就是一块块“伤疤”。8月31日,记者从西宁市城建部门获悉,这样的“伤疤”是不得已留下的,也是暂时的。
省城德令哈路口,柏油路上出现了几块红砖铺设的路面,附近居民说,这是上一次抢修燃气管道时留下的“伤疤”。
记者从城建部门获悉,由于补修马路需要的沥青量较少,而制作铺路材料只能大批量生产,为避免浪费,所以,建设部门暂时用砖或者其他材料来填补路面,等铺路材料需求量达到一定量时,再一次性铺上沥青。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情况,西宁市市政考核中允许补修的马路在半年内用砖块代替。
不少市民把人行道上松动的地砖叫“水雷”。因为抢修管道、电缆工程结束后,原本干净整洁的人行道“伤痕累累”。下雨后,人们走在松动的地砖上,地砖下的污水就会溅到身上。令市民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年,东西大街上“水雷”特别多,上街购物的市民要小心翼翼地行走。不过,管道铺设到位、电缆入地工程结束、大十字地下商业步行街建成后,东西大街人行道上的“水雷”彻底消失了。
据了解,每次街景改造前,城建部门都会通知供电部门、电信部门,要求提前完善管线。东西大街、七一路的改造工程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待管线施工完成后,建设部门会统一整修人行道,修复街道上的“伤疤”。
近日,有不少市民通过本报新闻热线96369反映,七一路人行道几乎每年都要整修,这种现象到底何时是个头,省城不少马路、人行道为何“伤疤”不断,为什么夏天有那么多道路工程同时施工?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西宁市城建部门,并为市民解疑答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