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日报 2010年12月24日 09时27分
收 入 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年均12%,在同等城市中力争晋位。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3000元
住 房 棚户区居民全部入住新居,中低收入群体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
就 业 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 保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左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2%以上
城镇化 百万农村人口进城镇,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
教 育 重点建设公办幼儿园100所,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出 行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
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季佳莹)未来5年,我市将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在同等城市中力争晋位”、“棚户区居民全部入住新居”、“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5万人”、“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百万农民进城变市民,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在昨天开幕的市委十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与会同志分组讨论了《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提高政府保障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哈尔滨建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大都市”———一项项举措尽显“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为民情怀;一组组数字回应着百姓的殷殷期盼,描绘出更方便、更满意、更幸福的新生活。
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在同等城市中力争晋位
《纲要(讨论稿)》提出, 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在同等城市中力争晋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均达到12%以上。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3000元。
住房 棚户区居民全部入住新居
《纲要(讨论稿)》提出,大幅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住有所居”,四环内棚户区改造完毕,棚户区居民全部入住新居。中低收入群体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基本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
据悉,未来5年,我市将针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措施,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积极推进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等各项保障政策。到2015年,使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力争解决13万户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就业 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
《纲要(讨论稿)》提出,扩大就业规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据悉,未来5年,我市将改善创业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民创业,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大就业援助力量,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力争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保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
《纲要(讨论稿)》提出,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左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2%以上。
据悉,未来5年,我市将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和统筹层次,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加快构建阶梯式社会救助结构和多元式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构建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社会养老同步发展、相互补充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养老工作格局。加大公共资金的投入,建立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社会化相适应的公共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市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及区级托养服务院,加强对残疾人教育救助。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实现精确管理。
城镇化 百万农民进城变市民
《纲要(讨论稿)》提出,加速城镇化进程。百万农村人口进城镇,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
据介绍,我市城镇化率偏低,“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长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影响哈尔滨发展全局,事关百姓民生,城镇化在“十二五”期间必须有重大突破。目前,我市实际城镇化率达61%左右,阿城、呼兰、平房、宾县、方正、巴彦等有关区县(市)分别制定了建设城市新区、中等城市、次中心城市等城镇规划,为农村人口进城提供了集聚空间。未来5年,我市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改革步伐,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保障实现百万农村人口进城镇目标。
教育 建100所公办幼儿园解决入园难
《纲要(讨论稿)》提出,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以上,到2015年达到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5.2%。重点建设公办幼儿园100所。到2015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
据悉,实现75%的毛入园率可以基本解决我市学龄前儿童入园难问题。按照我市每年新增儿童6.4万人计算,每年应有19.2万儿童需要解决入园问题,到2009年末,我市实际在园儿童11.2万人,每年有8万儿童没有入园,毛入园率为58%。“十二五”期间,规划毛入园率75%,提高17个百分点,预计解决14.4万儿童入园问题。
出行 公交出行比重提高到45%以上
《纲要(讨论稿)》提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交覆盖范围,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85%以上,公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据悉,目前乘车难、出行难已成为百姓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我市“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汽车年均增长量将在12-15万辆之间,2012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十二五”末有可能达到130万辆。一些交通专家认为,以目前的路网现状,汽车时速将降至15公里/小时以下。所以,必须未雨绸缪,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