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水灵神 于 2008-7-10 22:52 发表
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到实际工程中的规模生产和应用,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
我曾经就一直在国家863的示范工程现场,说实话,在中国,其实科研也就这么回事吧。
电容车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可能在石油枯竭的时候能够实 ...
唉,太悲哀。说实话,我也认识几位有863项目的教授。但是,这些项目的资金利用,以及项目的质量等等,真就是4个字“那么回事”吧。
组一条线路要4000万。。。。我们政府每年投给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的钱才多少?哪有钱弄这个啊?
“万事谈钱难”,至少20年内,我看是别指望了。
20年后,现在的这个先进的电容技术也成了落后的老技术了,现在的科研经费打了水漂,除了教授捞得好处外,纳税人的血汗钱算是白扔了。到时候又得弄新的项目,又得再花纳税人的血汗钱当经费,然后新的项目要1个亿,于是又拖20年,纳税人的血汗钱又白花。。。。。。。整个是一个花钱——》浪费——》再花钱——》再浪费的恶性死循环。
所以,依我看,也别搞什么攻不攻关的项目了,就是个白花钱。等到天然气象石油一样贵,甚至比石油还贵的时候,这个社会才会想起电容车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