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1-29 9:09:59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佚名
【市民期待】
刘女士家住和平广场附近,工作单位在旅顺,每天她都坐公共汽车跑通勤。“不得不夸上几句,现在的交通的确比以前方便多了,十几年前去趟旅顺像出趟远门一样,来回要大半天,现在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然而,在跑通勤中,她也有点儿烦心——大连站北广场至旅顺客运站的公交车,数量少,乘客多,常常是乘客在车上人贴人、脚挨脚挤在一起,有时候车厢里再也塞不下乘客了,司机经过站点时干脆不停,将等车的人们直接甩掉。
冬天来临,刘女士对上班这件事儿有点发愁,她希望2012年,自己能轻松快乐地上班去、下班来。
【记者体验】
上周四,记者与刘女士一起进行了这趟公交线路的体验之行。下午5时左右,我们从旅顺的长江路开始等车,20分钟后来了一辆车,但是车上乘客已经站得满满的,车到站点时丝毫无减速的迹象。刘女士说:“不用想了,他肯定直接开走了。”果然,尽管等车的乘客纷纷朝司机大幅摆手,嘴里还喊着“停车、停车”,但司机还是让大家失望了,这便是常常发生在这里的“甩站”情形。
我们继续在路边等待,天色暗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大家缩起脖子,有人来回跺脚取暖,有人将手提包抱在胸前挡风取暖……15分钟后,第二辆车来了,车上依旧站满了乘客,司机看到大家招手,把车停靠在站点。大家呼啦一下围住车门,你推我拽,都恨不得自己早早上车。司机一直大喊:“乘客往后走!”但是前门上车的人依然很难上车,几乎都是后面的人使劲向前推,才能挤出一个位置。刘女士也奋力向上挤,终于在关门前上了车,她无奈地对记者说:“你算幸运的,今天等车时间不长,有一次我等了一个多小时,来回过去了4辆车都没上去。这还不是最惨的,上次有个小伙儿告诉我,他等了一个半小时,都快崩溃了。”
车子继续向前行驶,车里的乘客多到彼此“亲密无间”的贴着靠着,我们连把手的地方都够不着,靠双脚控制平衡。到了学苑站的时候,司机不再停车,径直向前行驶。“这站的学生最多,也是最容易被甩站的地方。”刘女士说。
过了半小时左右,到了龙王塘,下车的人多了,车厢里的人们渐渐舒展起来,刘女士说:“到这儿就好了,下车的人越来越多,不怎么遭罪了!”
【记者感言】
班次少、乘客多,是记者本次体验的最大感受。刘女士说,以前这趟车十分八分就有一趟,现在常常要等上半个小时才能来一趟,希望相关部门解决这个出行难题。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小小车厢更是流动的公共场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控制交通污染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刘女士希望和她一样的工薪阶层,不用买私家车,也能轻松快乐地乘坐公共交通畅行在美丽的城市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