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news.nen.com.cn 2012-10-09 09:09 东北新闻网
长假结束后,早高峰的拥堵场面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摄影记者孙振芳
![](http://pic.nen.com.cn/0/10/13/38/10133800_648514.jpg)
昨日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在上班的早高峰时段,对于每位需要乘坐车辆出行的上班族来说,恐怕心里都憋着一个字:“堵! ”节后第一天的上班路究竟有多堵?昨日7时至10时,记者挑选了一些拥堵线路进行了体验。
公交
西安路-中山广场(45分钟)
黄河路上多数车辆在“爬行”
昨日7时03分,记者在西安路上等待708路公交车赶往中山广场,7分钟后,便等来了公交车,不过由于等车的乘客太多,记者并没能挤上这辆公交车。 7时22分,记者终于挤上了第二辆708路公交车,记者看到,早高峰期间的黄河路车流量很大,并且由于信号灯较多,这辆车一路上走走停停。在行驶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了这样一种情况,不时有车辆在双黄线掉头,十分危险。
在友好广场路段,公交车又一次陷入车流之中,辗转7分钟才“冲出重围”。最终,8时07分,708路公交车历经45分钟,从西安路艰难“爬行”到中山广场。
出租车
中山广场-西安路(29分钟)
西安路出租车“龟速”行进
在中山广场下车后,记者很快便与其他乘客一起拼了一辆出租车,体验从中山广场至西安路的交通情况,这一次是从中山路上行驶,作为主干路,早高峰的中山路车流量很大,不过因为信号灯时间相对较长,虽然拥挤,但车辆一直在动。
经过青泥洼桥路段时,出租车堵了4分钟,到人民广场后,车辆速度才有所提升。记者计算了一下,仅从中山广场到人民广场这一路段,就消耗了13分钟。之后进入西安路,随着车辆增多,大家继续进入胶着状态,整个行程用时29分钟,最终才到达了目的地。
有轨电车
西安路-海事大学(32分钟)
202路人满为患“上车难”
8时42分,记者从西安路挤上了人满为患的202路有轨电车,开往海事大学方向。车上人挨人,站着的乘客不用扶手也倒不了。但速度确实比相同方向的公交车要快一些,平均从一个站点到下一个站点的时间大约3分钟。但等待电车的乘客数量确实很多,几乎每一个站台上都是排着等待上车的长队,上车很困难。 202路基本一路畅通,从西安路到海事大学用时为32分钟。
202路司机告诉记者,因为是轨道通行,除了特殊天气和交通事故,202路基本不受堵,但乘客激增,造成乘客在上下车时耗时增多,这也延长了整个车程的时间。
自驾
海事大学-和平广场
黑石礁路段交警上阵防“堵”
昨日9时35分,记者与早已等在海事大学门口的同事一起,驾车从这里向和平广场方向行驶。此时,早高峰时段已进入尾声,路面的车流已有了明显减少,车速较快。但是,进入黑石礁附近路段时,车速就明显慢了下来。从这里一直到医大二院的路段,是中山路早晚高峰最为拥堵的路段之一。
尽管已经过了早高峰,车辆行驶到这里时,依然只能走走停停。在黑石礁转向大连海洋大学的路口,有一名交警在现场指挥,如果没有指挥,仅靠红绿灯指示,密集的车流很容易让司机“顶牛”,最终将路口堵死。
业内观点
“公交优先”不明显
有业内人士指出,“公交优先”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一种有利模式,但本市在“公交优先”方面还体现得并不明显。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所有主干路均应设置公交专用通道,信号灯指挥控制上,对公交车采取先行模式,在上下班一小时高峰期内,只允许部分普通公交车行驶,社会车辆不得驶入。同时,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采取安装监控系统、喷涂警示色彩等方式,对社会车辆借道通行情况进行监督处罚。首席记者翟丙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