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城涧 于 2014-7-19 16:30 编辑
很多公交夜班车乘客带折叠自行车乘车
1958年,本市就有了第一条夜班公交车201路。然而50多年过去了,夜班公交车只有15条。自2008年末,北京新增3条夜班公交线路后,6年内本市夜班公交车再没有增加。近日,北京公交集团发布消息称,根据北京市政府城市功能定位和市民夜间出行需求,北京公交集团将对本市夜班公交线网进行重新规划。 夜班公交线网将重新规划 目前本市夜班公交线路只有15条,线路总长度306公里。1958年,本市就有了夜班公交车201路,此后几年陆续开通了3条夜班公交线路。在1992年,本市又集中开通了8条夜班公交线路。然而再次增加夜班公交线路就是在16年后,2008年,北京公交集团又增加了3条。自2008年至今,本市夜班车线路就一直维持在15条,6年没有改变,而且夜班公交线网在核心城区的分布和覆盖不均衡。 随着城市功能区域的调整、道路交通的发展和市民夜生活的丰富,夜班公交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多。近日,北京公交集团发布消息称,北京公交集团以完善城市地面公交基础功能,方便市民夜间出行为出发点,结合市民集中反映的夜间出行需求,将对本市夜班公交线网进行重新规划。 在夜班公交线网规划过程中,将充分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通过对原有夜班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和新开夜班公交线路,重点增加医院、火车站、繁华商业中心区周边夜间公交线路,扩大三环内贯穿市区主干道夜班公交线网覆盖。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夜班公交线网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发车信息、换乘信息、车辆到站信息实时可查,形成夜班公交线网服务规范统一、统一协调调度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 乘夜班公交难在哪儿? 根据体验和乘客的反馈,发现夜班公交车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大型社区附近不覆盖,主要集中在三环内,还有发车时间较长等等。 随机询问很少人知道夜班公交车 三里屯,作为北京夜生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夜间散场难是个突出的问题。近日探访三里屯,发现距离酒吧街500米左右的地方就有夜班公交车站,但鲜有人知,除了代驾。 晚上12点左右,三里屯酒吧街附近,“散场”的人群与路边的出租车、电动三轮车拥挤在一块,整个路口繁忙如白日。在30分钟的时间里,在“散场”归来的15人中,询问他们是否知道附近有夜班公交车,但无一人知道。有些市民直接反问,“什么叫夜班公交车啊?”“怎么会有夜班公交车呢?” 晚上12点40分左右,在距离酒吧街约500米的工人体育场公交站,看到站牌最上方第一个就是“夜班车208”,线路显示该路夜班公交车从左家庄开往北京南站南广场,途经北京站、磁器口等17站,时间为23:20到5:00。而公交站牌下已有4人守候,他们手里都拎着一辆折叠自行车或是踏板车,4人均从事代驾工作。李先生说,还要再等上一个小时,要1点40分左右,车才会到这里。“我每天下班都要坐夜班公交车,基本所有的夜班公交车我都坐过。”说着话,他把手机从挎包里掏出,展示了备忘录里一份“北京公交夜班车线路”文字版和一份“北京公交夜班车线路示意图”,“这是每个代驾师傅必备的,”他说。 大型社区没有全覆盖 目前本市夜班公交车向东到东五环外的石各庄,向北最远到北苑,向南最远到东南四环,向西最远到西五环。看起来是已经延伸到了五环,但实际上各个方向都只有一条线能延伸那么远。而且并不到大型社区,目前超大型社区天通苑、回龙观、亦庄等地区都没有夜班公交车覆盖。有夜班公交车司机表示,北京的夜班公交车主要通行在繁华区、主干道,作用并不是把乘客送到家,而只能是把乘客送到一个好打车的地方,或者说是送到离家更近一点的地方,剩下的路就是乘客自己想办法了。 代驾杨先生前天晚上乘坐208路回家,此行他需要坐三辆夜班公交车,转两次。首先坐夜班公交车208路到北京站,再转夜班公交车209路到达北京西站,然后转夜班公交车212路,之后再骑两公里自行车,才能到家。“到家差不多3点多吧。”他说,坐夜班公交车的一般都是他们这一行的,他每天晚上下班都要靠夜班公交车回去,“如果没有夜班公交车,那就意味着一晚上又白干活了。”而同样是代驾的李先生说,在夜班公交车沿线附近干活还好,要是在回龙观、天通苑、燕郊这些地方干活,回来就很麻烦,为了省钱,和别人拼车赶到夜班公交车上,到离家最近的地方骑车或者再拼车。所以现在代驾司机都备着折叠自行车。 夜班公交车发车间隔时间长 202路是从朝阳区十里堡开往海淀区花园村的夜班公交线路,横贯北京城东西,途经东大桥、东四、北海、西四、甘家口等多个商业区和居住区,是一条重要的夜班公交线路。2007年,该夜班公交线路率先调整,发车间隔缩短至半小时。迄今,这也是夜班公交线路中发车最快的一条,其余都是一个小时左右。 209路的陈师傅介绍,很多乘客和司机已经是熟识,哪站上哪站下,什么时候上王师傅都知道,有的时候车到站了还没见着人,陈师傅觉得不放心就会等两分钟。陈师傅说:“你想啊,这边出租车不好打,要是错过夜班公交车,他们只有再等一个小时。”有乘客说,夏天的晚上等时间长一点儿无所谓,可是冬天晚上如果等得久就有点儿难忍了。 据了解,目前各个夜班公交线路仅有5辆左右的配车和三名左右的公交司机,一晚上只有两位公交司机,两位司机分别在公交线路的首末两站同时发车,各自开到终点站后再向反方向出发,就这样,两车一圈一圈地跑,分别跑五圈左右,一晚上就过去了,车辆和司机的有限也决定了发车间隔不会太短。 部分夜班公交线路标志与实际不符 在夜班公交车体验中,发现公交车站站牌上只标注首末车时间,而并不标注具体的到站时间,实际上夜班车每到一个站几乎都有固定时间,只有经常坐的人才知道,第一次乘坐都拿捏不准,只能等待。而有一路夜班公交车的始发站点和北京公交集团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站点位置不符,按照网上的指示,就是白等。 在公交车站站牌上,夜班公交车都有明显的标志,明显和白班公交车分开,乘客不会混淆。但公交站牌上只有首末车时间,没有具体的到站时间,由于夜班车一宿就那么几趟,到站时间一般只有司机和经常乘坐的人才能准确把握。以夜班公交车208路为例,司机张师傅说发车时间分别是23点20、0点30、1点30、2点30、4点和5点。而前夜1点30分左右时,三里屯站牌下聚集了10人左右,他们都知道下一趟1点40分的这一班车,如果错过了,那就要再等上一个小时。 近日,在晚11点左右准备在祁家豁子站乘坐210路。按照北京公交网的指示,乘车地点就是在京藏高速进京方向辅路上。但过了首车时间20分钟,也没有看到210路的踪影。第二天询问得知,实际发车地点和北京公交集团网上公示不符,实际起点是距离网上公示公交车站500米左右相反方向的公交场站里。 代驾:夜里奔波离不开夜班公交车 前夜一辆209路上,刚过北京西站,提着滑板车和折叠自行车上车的乘客多了起来,30个座位不仅被“抢占一空”,通道上以及前后门之间也挤满了,“今天去哪儿啦”,“往南边跑了,待会儿还要下车,还有一个活儿”,车厢内不少代驾相互之间打着招呼,彼此问候着。车上有80%的人还没来得及摘掉胸前工作牌,“代驾是我的副业,只有下班后才能做,去的地方一般比较远,打出租车不划算,只能坐夜班公交车,有时候还要换乘”,代驾小黄说,自己有时候很晚才能往城区的家里赶,夜班公交车是他代驾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更多的时候也是一种期待和安慰”,小黄说,自己只要能赶到夜班公交车站,心里就感到莫大安慰,在车上更是一种到家的感觉,“司机师傅们也很体谅我们,尽量不开灯,我们还能眯会儿”。 夜班公交司机:和夜班公交车乘客成为朋友 王国荣是204路的司机,已经开了十三四年了,王师傅说,夜班公交车的乘客都比较固定,坐过两次的乘客司机就能脸熟了。这些年与乘客也有了不少的交情。 王师傅说,有一个来自安徽的小姑娘,坐204路也已经有七八年了,小姑娘在后海酒吧上班,要到崇文三里河。小姑娘下班没人接送,原来那段路也不繁华,挺黑的。王师傅会多送小姑娘一会儿,送得离家更近一点儿。“按照规章不应该不走规定线路,但是不送不放心,万一有点什么事,听说了也不踏实,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多开一点儿。”小姑娘和王师傅现在就像朋友一样,经常会给王师傅带一些老家特产。 十几年来,王师傅遇到最多的人还是“迷瞪”的人。尤其是晚上加班的,在公交车上就累得睡着了。因此,王师傅养成了一个习惯,上车先问人从哪站下。“有些乘客还不理解,怎么一上来就问在哪儿下啊,我说万一你们车上睡着了呢。”就这样,王师傅都提前问好了,有时公交车到站了,人还没起来,王师傅就大声喊一嗓子:“到站了,该下车了!” 王师傅也算见证夜班公交车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了,他说现在夜班公交乘客比以前要多了,不会出现以前空跑的情况了。代驾、上班族、观光客、购物、聚会的都会坐,夜班公交线路也确实可以加一些了。 人大代表提建议 呼吁重新规划夜班线 今年的两会上,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税务系主任、副教授刘颖曾就北京夜班公交车问题提出了建议。 刘颖在调查后发现,北京夜班公交车线路拉得过长,这样就不如短线循环得快,也造成了发车间隔较长的问题,还有就是新建小区覆盖不全。刘颖认为,不敢说五环,但至少应该保证夜班公交车在四环内的均匀覆盖,现在的北京四环应该不算郊区了。 刘颖建议,公交公司可以做一些调研,调查一下现在的客流量、夜班公交车分布状况以及百姓需求情况,再重新规划夜班公交车线路。同时缩小夜班公交线路的发车间隔,比如凌晨1点之前和5点之后的时段,发车间隔应在30分钟以内,1点到5点之间的时段时间间隔可略长些。发车间隔时段在夏季和冬季也应有所差别。 此外,夜班公交车的价钱也可以考虑增加一到两元,缓解夜班公交车亏本的情况。 注:本文已经本人编辑,内容转载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