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起来两次给公交“热身”
为了保证34部11路公交车早上顺利上路,车队的管理人员一宿没睡,定时发动公交车
22日清晨4点,市区的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尽管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记者刚出家门走了不到两分钟,就冷得浑身发木。而此时,位于十里河的公交一公司场站里已经响起了公交车发动马达的轰鸣。5点,11路公交首班车出发了。
半夜两点起来给公交热车
4点40分,记者赶到了位于十里河的11路公交车驻地,与马路上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已是一片忙碌的场景。管理人员忙着指挥调度车辆,几个修理工在进行最后的安全检修。首班车的司机师傅李友学和五六个最早出车的同事已经来到场站,他们正在车厢里打扫卫生。
“我帮你涮一下拖把吧。”看着放在门口的拖把,记者提出要帮忙。
“气温零下以后就不能拖地板了,一拖地车厢里就得结冰打滑,只能干扫。”李友学拿着扫帚,一说话嘴里就呼呼冒着白气。他座位后面的水桶里,抹布和半桶水全冻在一起了。
“幸亏半夜有车队领导帮我们给热车,不然这样的温度肯定发动不起来。”李友学很顺利地开动了汽车。
“为了首班车能按时上路,车队管理人员一晚上都没走,为了防止公交车上冻,34部11路车,半夜全部发动了两次。”公交一公司一队的负责人伊兆涛说,为了让驾驶员休息好,热车的任务就全部由管理人员负责。所有管理人员一宿没睡,半夜2点和4点起来专门给公交热车。
公交司机都穿得“粗老笨壮”的
5点,随着调度员的指令,李友学驾驶的首班车准时开出了公交场站。在首发站十里河,只上来4个乘客。此时,天空还是一片漆黑。他的车刚过,几个早班驾驶员和车队管理人员就从小货车上卸下十几袋煤渣,撒在雪地上用来防滑。
过了花园路,路面就没有积雪了。但李友学还是很小心地开车,他的脚上穿着一双城市里已经很少见到的黑色大棉鞋。“这是我妈亲手做的大棉鞋,暖和。”趁着红灯等车,李友学掀起工装的衣角,又骄傲地展示了一下厚厚的棉布大袄。“也是俺娘给做的,很暖和。我们公交人看着都粗老笨壮的,没办法,冬天车上太冷了,得多穿点。”
刚跑完一圈就钻进站房取暖
一路上,除了个别出来晨练的市民,马路上最多的就是环卫工人。来回途中,李友学两次路过老东门,他说,他家就住在那儿,40多平方米的房子,没有暖气。
“很冷吧,我穿着厚棉鞋还脚冷呢,何况你没穿棉鞋。”李友学看看记者脚上的靴子笑了笑。
6点10分,11路首班车顺利返回十里河车队,李友学刚下车就钻进站房取暖。只休息了几分钟,顾不上吃早饭,他又把车开出场站,投入到早高峰的营运中。本报记者 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