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交集团工会以加强“服务型”工会建设为重点,强化“服务”这一鲜明主题,按照“会、站、家”一体化思路,将企业困难职工帮扶站全面转型升级,建立了以集团工会为中心首批7个职工服务站,2个职工服务点,并结合基层工会特点重点建立了法律、帮扶、生活、文化等特色服务站,形成了规章制度健全、硬件设施完备、帮扶项目广泛、服务渠道畅通的服务职工新格局,收获了服务职工、回报企业的发展正能量。近年来,该集团工会相继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等荣誉称号。
将服务站工作与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机结合。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集团工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连续7年开展“青岛巴士杯”技能比武活动,共培训职工万余人次,驾、乘、调、修、点钞员、炊事员中,考取职业资格的技师287名、高级7788名、中级1076名,先后有7人获全国、省、市技能大赛状元。并在驾驶员和修理工中建立首席技师制度,13人被聘为企业“首席技师”,全国劳模矫立敏被聘为山东省“首席技师”。企业每年用于职工的职称津贴达336万元。同时,为鼓励职工的创新精神,2008年制定《“五小能手”申报评审管理办法》,共评选出586项成果并汇编成书。同时,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抓手,为职工搭建成才平台,目前,共有全国、省、市级“工人先锋号”集体、个人106个,涌现出全国、省、市级劳动模范80人。近年来,先后有328名先模走上科级、处级等管理岗位,有的还走上了集团公司领导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