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地铁6号线首开段正在进行跑车试运行以及设备联调联试工作,以萌萌哒“紫色系”为主打的该线路让乘客们充满期待。新线开通后,无论是设施设备,还是文化氛围,都可谓是1、2、3号线的升级版,本报地铁圈栏目将这些“扑面而来”的亮点一一盘点,带读者走近正在驶来的6号线。
亮点1 爱心座椅更醒目 以往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在乘坐地铁时,由于没有明显的爱心座椅标志,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便。和地铁1、2、3号线不同,地铁6号线列车的每节车厢内都为特殊群体设置了颜色醒目的明黄色“爱心座椅”,专供老弱病残孕等乘客乘坐。 亮点2 “大脑”控制更智能 今年年初竣工的本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综合控制中心,作为指挥全市轨道交通的“大脑”,将各条地铁线路实时监控画面合“多”为一,有效改善多条地铁线路间信息传递不便、协调不够及时等问题。在遇到突发运营事件时,“大脑”也会将线网应急指挥中心提供的突发事件进展信息发布至线网相关车站的显示屏中,车站可第一时间通知乘客。地铁6号线开通后,将成为首批“大脑”控制的线路之一。 亮点3 地面垂梯更方便 大家在新闻报道中常看到类似“地铁站员将生病乘客抬出站外”“站员把行动不便乘客背到站台”等事件,以往地面至站台的垂梯是地铁设施的“薄弱环节”,但6号线在设施上更加人性化。例如一中心医院站,由于紧邻医院,前来就诊的乘客将较为集中,为此该站的两个出入口均设有地面直接通达至地下一层的垂直电梯,并为行动不便的就医市民提供绿色通道等爱心服务。 亮点4 PVC地板更防滑 每到雨雪天气,地铁站内就会铺满各种防滑装备,车厢里的湿滑也令不少乘客小心翼翼。6号线列车也在此方面进行升级,列车车厢的地板采用了具有防滑和耐磨性能的PVC材质,在地面湿滑时更有效防止乘客滑倒。 亮点5 增加扶手更安全 走进地铁车厢,很多人都习惯性地站在位于车门位置的“莲花扶手”区,造成了门区位置的拥挤。6号线的车厢去掉了位于门区的莲花扶手,增加了贯穿的横向扶手杆,方便乘客在列车行进或进出站时抓扶,安全系数更高。 亮点6 津味文化更浓郁 6号线加入的文化元素,也成为其一大亮点。例如,能与3号线进行换乘的红旗南路站,其文化主题为“轻工杰作·引领时代”。在该展示区内,海鸥手表、飞鸽自行车等代表天津工业的著名品牌一一呈现,向往来的乘客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亮点7 空调平吹更舒适 一些女性或老年乘客,在夏天进入地铁时会为自己准备一顶帽子或是一件空调衫,这是由于列车内的空调很“猛”,直接吹到身上会令人感到不适,但6号线让怕吹的乘客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车内的空调送风系统,均采用车顶平吹式的布局。这样风通过平行的出风口扩散,形成回流,既保证空气质量和车厢凉爽,也不会直吹向乘客了。 亮点8 4动2拖更平稳 在动力方面,1、2、3号线列车采用的是3动3拖,6号线则是4动2拖的编组方式,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使列车的运行更加平稳。 地铁6号线列车以紫色为标志色,车体为不锈钢材质,列车设计为6节编组的B型车,每节车厢设有46个座位,全列车最多可承载1800余名乘客。列车具有ATO无人驾驶和ATP超速保护功能,最高时速8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