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集团公交公司庆祝哈市第八届公交工人节 喜迎公交工人节日 唱响国有公交凯歌
本报讯(记者 刘希阳/文 刘达齐/摄)今天是世界“无车日”,也是我国第5个“无车日”,哈尔滨市将今天确定为“公交工人节”,旨在倡导绿色出行、公交优先理念,彰显广大公交职工在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彰广大公交职工为哈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昨日,为庆祝哈市第八届公交工人节,哈尔滨交通集团公交公司在市工人文化宫剧场举行职工文艺汇演。市总工会、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及交通集团领导出席演出现场,公交公司和各兄弟单位共1000余名职工观看了演出。
哈尔滨交通集团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了服务民生、保值增值、惠及员工、持续发展的企业宗旨以及忠诚、**、智慧、成事的员工行为准则。今年,又确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五个一”工程。在这次“公交工人节”演出中,已有“四个一”正式亮相——一部反映公交发展史的专题片;演出中,一个以“通”字古印为原型的交通集团标志贯穿始终;一支百人合唱团;一首反映公交工人心声的公交之歌唱响会场。
在哈市公交发展史上,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层出不穷,涌现出王永华、肖红、孙广等国家级劳动模范5名;朱业、李少君、蔡瑞芬等省级劳动模范13名;宋继祥、杨立珍、李敏杰等市级劳动模范75名。此届“公交工人节”,共有25名企业“最美员工”受到表彰。正是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公交职工,为确保市民平安顺畅出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交2路车队驾驶员穆洪强
脚下一杯水,时刻提醒安全第一
公交110路驾驶员陶秀荣
女驾驶员自创“四多”温馨服务
穆洪强今年47岁,身为GCD员的他,也是一名五星级驾驶员。从1996年部队退役到现在,他在公交2路从事驾驶员工作已20多个年头。
穆洪强已累计安全行车达100万公里,服务达到零投诉,先后荣获市交通运输局“服务民生、让百姓满意出行”安全优质服务竞赛“先进个人标兵”、第七届全国交通行业城市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驾驶员”、哈尔滨市最美公交驾驶员评选活动“优秀驾驶员”、哈尔滨市公交行业“优秀驾驶员称号”、东北地区城市公交客车节约技能大赛“节约技能能手”、“中国好手艺”汽车节油王职业技能竞赛“优胜奖”、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系统第八届“劳动模范”、第三十六届哈尔滨市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公交2路老年乘客特别多,穆洪强总是会耐心等待,并嘱咐老人不要着急。老人上车后,他会等老人找到座位再起车。通过温馨服务,他结识了很多老人,有的老人会专门等他的车,并把买来的水果硬塞在他手中。
穆洪强每天提前30分钟到岗,做好出车前的检查工作;晚上收车,对车辆全面检查后才回家。他每天上班时在驾驶座下放一杯水,到终点后查看水的剩余量,如果超出设定的安全量,就说明驾驶不够平稳,有安全隐患。
穆洪强在星级驾驶员队伍中组建了首个哈尔滨市“公交星级驾驶员义务服务队”并担任队长。
□本报记者 刘希阳
今年46岁的陶秀荣也是一名五星级驾驶员,2000年参加工作的她,曾担任过107路空调车队、110车队乘务员,2006年转岗为110路车队驾驶员。她先后荣获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劳动模范、省交通运输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赛先进个人、省满意服务明星、省交通运输系统文明职工、哈尔滨市巾帼岗位能手、哈市第34届、35届劳动模范。
为了提高服务档次,陶秀荣自创了“四多”服务方法,即多扶一把、多看一眼、多说一句、多体贴一点。对待老、幼、病、残、孕的乘客做到一挽、二扶、三找座、四扶下;对待年轻乘客做到一请、二报、三礼貌、四请下;对待小朋友,做到一热情、二仔细、三照顾、四送下;对待外地乘客做到,一迎、二问、三介绍、四提醒下车。
在110路途经的武警医院站台,有一位推着一个10岁左右脑瘫孩子的男乘客。看着孩子坐在自制小车里,时而用不太清晰的语言喊“爸爸”,这份父爱让陶秀荣感动。她紧忙下车帮忙,并对男乘客说:“只要你今后坐我的车,我都会帮助你。”
去年夏天,一个小女孩来车队说找陶姐姐,陶秀荣的车刚进站,小女孩飞扑到她怀里。8年前,小女孩刚上小学时每天坐车,陶秀荣都会给她找座位。小女孩成长在单亲家庭,陶秀荣了解情况后,早上带两份饭,只要看到小女孩就给她一份。那天小女孩收到录取通知书,她想和陶姐姐一起分享。
□本报记者 刘希阳
公交10路驾驶员杨林玉
开车24载,用微笑感动8旬老人
公交25路驾驶员刘长贺
能开车还能修车的年轻司机
杨林玉今年44岁,已经开了24年公交车,并且是交通集团公交公司10路车队8237号车GCD员先锋岗车组驾驶员。24年来,她累计安全行车百万公里无事故,服务达到零投诉,先后荣获了省党代表、市党代表、省五一劳动奖章、哈尔滨市劳动模范、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10路车途经中植方洲苑站,有一次杨林玉发现一位40多岁半身不遂的男子,在妻子帮助下好不容易上了车。在随后一年多里,她每次遇到他们,总是将车在站台上多停一会儿,起车时也会提醒他们扶好坐稳。
慢慢的男乘客身体好转,可以一个人乘车了,他对杨林玉说:“要是每辆车都像你一样,我媳妇就不用再担心我了。”后来,杨林玉将这件事汇报给了车队,车队号召驾驶员对沿途所有需要帮助的乘客提供爱心服务。
有一次,杨林玉驾车行至秋林站台时,狄大爷上车,杨林玉像对待其他老人一样,微笑着给他找座位。而后,老人经常乘坐杨林玉驾驶的车。原来,80多岁的老人出生在哈尔滨,当上飞行员后离开家乡。最亲是家乡情,当老人想到又要走了,经常心情抑郁,但是,自从坐了杨林玉的车,就被她的笑容感染了。
在杨林玉心里,有这样一种劲头:党员必须优秀,优秀必须奉献。她始终把乘客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乘客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乘客需要当作第一目标,在十米车厢里实践着一名GCD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本报记者 刘希阳
刘长贺今年33岁,在公交驾驶员队伍里,算是年轻人。不过,别看年纪轻,他已经成为党员,并且是名五星级驾驶员。
2004年,不到20岁的刘长贺从大庆来到哈尔滨。多年来,他累计行车80多万公里无事故、无服务投诉,每月收入都在车队名列前茅。他自己钻研节气技术,每月都为车队节约燃气100立方以上。他先后荣获交通集团先进个人、哈尔滨市公交行业优秀驾驶员、哈市精神文明办最美公交车驾驶员、哈市第36届市劳动模范、哈市市民最满意驾驶员,2017年他被授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为了给乘客营造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他自费装饰车辆,购买了拉花。在中高考期间,他都主动请缨加入爱心车队,为考生及考生家长服务。有一次高考期间,一名考生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装饰一新的车厢图片并配有文字“快帮我找找这台25路车是谁开的,车辆温馨,干净,为考生家长义务服务”。刘长贺自己都没有想到,小小善举却轰动了朋友圈。
25路车队最早配置的是老型号车辆,经常出现故障。起初,面对故障刘长贺束手无策,于是他苦练修车本领。虽然他曾经学过修车,但离真正的技术精湛还差很远。于是,他利用休息时间在车辆技术维修上下功夫,从一颗小小的半轴螺丝到车辆系统维护保养他都努力学习,最后做到操作自如。
□本报记者 刘希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