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9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绿色交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1 1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新型充电”车,到“双燃料”车,再到“天然气”车,冰城公共交通在公众关注下一路摸索……
绿色交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今年6月,随着“大辫子”117路———哈尔滨最后一条电车公交线路的撤离,人们对哈尔滨公共交通“无污染”和“零排放”的期待更增强了。在全国上下借着北京奥运的契机都在着力打造“绿色环境”的时候,哈尔滨绿色交通什么时候会跟上时代步伐?两年前,由哈尔滨公共电车总公司自主研发的一辆继“摩电”和“大辫子”之后的新型电动公交车在106线路上开始试运行,有关部门希望通过试运行进一步改进并推广,从而成为哈尔滨市“绿色公交”进程的一个里程碑。但是运行了几个月之后试验搁浅,新型电动公交车告别路面再次回到实验室。电能作为最环保的能源,在公交车上的使用为何频频亮起红灯?哈尔滨绿色交通该从哪里突破?

  新型电车技术不成熟推广有难度

  哈尔滨公共电车总公司早在2001年就开始着手新型电动公交车研发,但是那时国际上超级电容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另外车载充电器、车载取电器等设备的质量还不过关,研制工作受阻。2006年初,在原有研制基础上,电车总公司再投入30万元资金继续研发,才有了那辆可以上路试运行的电动公交车。据研发部门介绍,所以要着手研发新型电动公交车就是基于传统的“大辫子”“气数已尽”,而绿色环保交通又势在必行的现状。最初研发人员希望试运行成功后,能够在全市大力推广,至少要让几条电车总公司运行线路告别燃油的汽车而改用真正的电车。

  但是新型电动公交车在路面上试运行几个月来,出现了种种不适状况。比如每行驶三到四站,电动公交车必须充电一次,充电时间为一分钟左右。但是据调查,公交车乘客对于每站停靠时间的心理承受能力是30秒,如果经常出现“超时”情况,乘客就会因此抱怨。另外,新型电动公交车的充电依靠旧有的“大辫子”电线网,需要充电时,这辆电动公交车就不能停靠在站台上,而必须在马路中间停车充电,给乘客上下车造成不便,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增加电容,让车辆能够做到在终点站一次充电跑完单程,如果这样车辆的成本又会大大增加。“从这辆新型电动公交车的试运行情况看,一方面是现有的技术并不成熟,一方面是资金不足,使得这一计划暂时搁浅,也让‘绿色公交’的设想破灭。虽然黑龙江省其他的一些科研机构也在进行电动公交车的研发,但是也都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谈及此事,哈尔滨公共电车总公司的研发人员不无遗憾。

  对于“117路”电车的撤离,电车公司副总经理祝黎涛说:“其实117路电车运营,早已不计经济效益,能够一直坚持纯粹是为了社会效益。它是哈尔滨公交运营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是老哈尔滨的一个记忆,甚至还成为旅行社新近开发的一个旅游项目。但是这种不计成本的运营目前公司已经无力支持,线路上的电车都超期服役,早已超过了报废时限,我们没有能力更换新车,旧车修了又修,如果继续运营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让电车停运。”据了解,虽然最后一辆有轨电车已报废,但是哈尔滨公共电车总公司并没有拆除线路设备,他们希望有条件后还能够恢复电车的运营。

  现行“双燃料”难过环保关

  其实在六七年之前,哈尔滨市就开始对公交车的燃料进行变更,那就是“油改气”,现在哈尔滨市街路上运行的公交车大部分都是“双燃料”车。后改的“气”是“液化石油气”,现在“双燃料”车,“油”只是辅助燃料,99%的运行都依靠燃气。

  虽然“油改气”的初衷也是为了环保,但是事实证明改成“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后,汽车尾气的污染并没有得到解决。据公共电车总公司相关人员介绍,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分是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他们曾对“双燃料”车做过测试,同一辆车,同一个人驾驶,运行同一路段,使用“液化石油气”时的尾气污染比燃油还要高,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环保部门的认同,可见“液化石油气”做燃料根本解决不了公交车尾气污染的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所以还会大面积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做公交车燃料,公交部门算的还是一笔经济账,因为一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价格比一升汽油便宜0.7元。专业人员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公交车每天运行150公里,使用寿命为8年,百公里耗油45升,依现在的油价每升5.84元计算,8年下来一辆燃油公交车的能源消耗就是113万元。而使用液化石油汽做燃料每台车可以节省近14万元。

  “天然气”挑担打造绿环境

  依此现状,哈尔滨“绿色公交”真的是无望了吗?哈尔滨公共电车总公司副总经理祝黎涛说:“随着天然气输送进入哈尔滨,绿色公交事业也有新的机遇。”

  据了解,目前中庆燃气公司已和哈尔滨市交通部门草签了“建站”协议,预计今年年底前,“中庆”将在哈尔滨市建公交车天然气加气站三到四个,可以满足1500辆左右公交车运行需求。记者从中庆公司的CNG事业部了解到,首批的三到四个天然气加气站只是起步,他们预计要在哈尔滨建站30余个,不但可以满足全部公交车、出租车的需求,还可以给部分单位用车和私家车提供加气服务。据该部门负责人介绍,重庆、成都等城市推行公交车天然气燃料已近十年,公交车、出租车都已实现天然气燃料改换。在长春、沈阳等东北城市,天然气燃料的起步也比我们早,但是受到“气源”的限制推广面并不大。哈尔滨毗邻大庆,有着丰富的气源,极具推广优势。

  那么天然气做燃料的公交车到底会“绿”到什么程度?据专业人士介绍,天然气公交车排放的尾气中,污染物比现在的“液化石油气”要减少80%到85%,绝对“绿色”。与此同时经济效益同样可观,一立方米天然气的价格预计要比一升汽油便宜2元钱,依上面的计算方式,一辆使用天然气做燃料的公交车,8年下来仅能源消耗就比燃油车可以节省40万元。

  据了解,现在天然气的加气站正在积极筹建过程中,祝黎涛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加气站一建好,他们就立即进行车辆改造,到2009年第一季度,就会有相当数量的“绿色公交”开始运营,到时哈尔滨的空气会更清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8-9-1 11:13 | 只看该作者
靠,说来说去还是钱在作祟,还说那么多干啥,不就是不想花那么多钱恢复电车?当时拆除都他妈想啥来的?就为了那所谓的“视觉污染”真是令人气愤。现在可好这“视觉污染”清理的真彻底,路边上连树都不多见了真是抬头就能看见天啥“污染”都没有!
3
发表于 2008-9-1 11:1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油改气”的初衷也是为了环保,但是事实证明改成“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后,汽车尾气的污染并没有得到解决。据公共电车总公司相关人员介绍,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分是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他们曾对“双燃料”车做过测试,同一辆车,同一个人驾驶,运行同一路段,使用“液化石油气”时的尾气污染比燃油还要高,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环保部门的认同,可见“液化石油气”做燃料根本解决不了公交车尾气污染的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所以还会大面积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做公交车燃料,公交部门算的还是一笔经济账,因为一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价格比一升汽油便宜0.7元。专业人员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公交车每天运行150公里,使用寿命为8年,百公里耗油45升,依现在的油价每升5.84元计算,8年下来一辆燃油公交车的能源消耗就是113万元。而使用液化石油汽做燃料每台车可以节省近14万元。”

我看初衷根本就不是出于什么环保的目的,就别往自己身上扣大帽子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了,真是越抹越黑
4
发表于 2008-9-1 11:19 |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这“大辫子”要是不恢复,这个绿色交通就是离我们永远都很远!烧啥都一样有污染就是以后有欧5欧6也一样不可能是0排放,就目前中国的实力电容公交车就是在扯淡,就是在浪费老百姓的纳税钱,那么好研究人家西门子、人家川崎早就研究了,德国和日本早就满街跑了,我怎么就没见着德国没拆除有轨和无轨?日本怎么没拆除占地面积那么大的“电车”?说来说去我们的领导其实根本就没有在为老百姓着想过!
5
发表于 2008-9-1 21:10 | 只看该作者


钱就一个字。。。。
6
发表于 2008-9-1 22:46 | 只看该作者
。。。。。。。。。。。。
还是维持世界和平吧。
7
发表于 2008-11-15 1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ordbenson 于 2008-9-1 11:19 发表
我看这“大辫子”要是不恢复,这个绿色交通就是离我们永远都很远!烧啥都一样有污染就是以后有欧5欧6也一样不可能是0排放,就目前中国的实力电容公交车就是在扯淡,就是在浪费老百姓的纳税钱,那么好研究人家西门子、 ...



其实说来也奇怪,上海、烟台、北京等城市都有电容车在运行,可为什么到了哈尔滨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什么行驶距离短,充电时间长,难道在北京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8
发表于 2008-11-16 23:20 | 只看该作者
电容车在国内技术还十分不成熟,就是个面子工程,没任何实际意义,造价高,电池无法有效回收。如果这个车真那么好,为什么欧洲美洲国家没有满大街走这种车,而都在使用传统无轨电车有轨电车
9
发表于 2008-11-17 09:2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说到环保,还得从司机的素质抓起。比如说老8线的6103,什么车架着住往死了搂油门啊。再有现在大街上都换成双燃料,石油气燃烧后的马力没有汽油高。而司机为了像以前开单燃料车时的速度又是狠踩油门,大量的燃料做了无用的功。尾气的排放比单燃料还多,这就是哈尔滨的所谓的环保。
10
发表于 2008-11-17 1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simpleday 于 2008-11-16 23:20 发表
电容车在国内技术还十分不成熟,就是个面子工程,没任何实际意义,造价高,电池无法有效回收。如果这个车真那么好,为什么欧洲美洲国家没有满大街走这种车,而都在使用传统无轨电车有轨电车




这事不好说,一个国家一个国情,也许和路况客流有关,也许和本国认识有关,很多地广人稀、秩序良好的西方国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们不觉得所谓的电线“视觉污染”,在这个前提下传统无轨电车的优势很大,并不需要使用电容车去替代,而我国的国情、人们的“认识”水平、路况客流等情况,决定了技术成熟的电容车确实会比传统无轨电车要有一定的优势,这也会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的电容车技术的发展和相对领先。(并不一定国外有才是正确的)。
其实从上海、烟台等城市电容车的运行来看,从技术水平来讲还是比较成熟可靠的,而哈尔滨不走这条路,只能说应当从公交系统的管理、利益分配、ZF职能是否到位等多方面因素去考虑,大家试想,从电车大系统的整体性考虑,一个以金钱效益为目的,多家公司承包的一个支离破碎的公交系统,可能上电车么,即使技术很成熟!
11
发表于 2009-5-30 04:38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就是急功近利,那些新能源车辆代价太高,而且技术上不够稳定,只能少量生产使用。无轨电车有着很好的环保功能,有些人就是说什么视觉污染不灵活,非要置无轨电车灭亡而后快,欧美发达国家都在重新认识无轨电车的好处,都在发展更新无轨电车,我们什么都在和国际接轨,就是无轨电车不和国际接轨。真让人费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9 03: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