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本报与网易新闻联合推出的“民意直通车”大型调查活动中,众多网友参与了“公交优先”话题的讨论。其中,近半网友认为,“公交优先”就是百姓利益优先,建议政府采取加大对公交企业补贴等措施,让“公交优先”真正施惠于民。
截至昨天下午6时,共有311位网友参与“公交优先”话题的投票,其中,150多位网友表示,政府应成为实施“公交优先”的主体,比如采取加大对公交企业的补贴等措施,降低公交票价。
80多位网友建议,在拥挤路段或者上下班高峰时段,开辟公交“绿色通道”;其余网友提出了线路长的公交车可以只停大站,有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公交优先”实施到位等建议。
来自上海的网友“我想有个家”发帖说,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与老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运作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居民生活等诸多方面,政府应在财政支持、土地配置、路权使用等方面制定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
安徽网友王丹跟帖说,现在公交车票价普遍是一块钱、两块钱,看上去不高,但对于每天都要乘车上下班的工薪阶层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北京公交实行低票价——公交月票取消,实行刷卡4折优惠,学生2折优惠,空调车2元起价改为1元起价。这是体现了政府推进“公交优先”的意图。
她说:“其实票价降了,乘车的人多了,公交企业效益不会比现在差,可能还会更好!”
来自本市江宁区的网友“明天会更好”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发表对“公交优先”的建议。“我住岔路口,在鼓楼上班,每天要先坐101路到长乐路,再换46路到鼓楼。这条线路平时人就多,上下班高峰期时更拥挤,有时等上二三十分钟才来一辆车。有的是车辆配置问题,有的是路堵耽误了。”
因此,他建议,“公交优先”要在空间和时间上体现出来,开辟公交专用车道,高峰时公交专用车道只允许公交车通行,最大限度地分流上下班客流。
还有网友建议,有些站线长、站点多的公交线路,最好只停大站,不要站站都停,这也是节省公交资源的一种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