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欢迎我
作为一名“铁丝”(城市地铁的拥趸),每到一个城市,我总会有意无意观察这个城市的地铁,并习惯性通过它,来揣测这个城市的现代化。而在北京,我却在地铁中嗅到历史的味道。
北京地铁是国内名副其实的地铁“老大哥”。
1965年7月1日那天,北京地铁开始动工兴建。三年后通车,比香港早11年,比广州要早30年。
北京的历史质感,即使是穿行在地铁这种现代化的钢铁工具里,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壁画、仍使用人工来完成的售票系统,还有大理石水磨地板上日积月累的擦痕,都让我嗅出了历史的味道。要知道,我出生时,北京地铁都已经是一个12岁的少年了。
让我有些讶异的是,当年北京建地铁是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后,出于平战结合的战备手段,有人建议在北京、沈阳和上海这三座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修建地铁。沈阳和上海的地铁计划,后来都耽搁下来。只有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在三年后建成通车。
最初的北京地铁,预期乘客不是老百姓而是兵。地铁运力,现在对此的表述一定是“日客流量为多少多少万人”,而那时的表述是“根据预计,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至北京市区”。
于是,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要想搭地铁,得有介绍信才行。北京地铁的“介绍信”时代结束于1981年,这一年它正式对外营运。地铁由此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地下和地上的信息开始对接。地铁站成为一个标志,车票成为人来与人往,寻常和偶遇的证据。
谁是第一个搭乘北京地铁的普通乘客?现在已无迹可寻。就像你听到的一些“据说”只能是“据说”,而无法一一求证。
比如车公庄站,你无法看出它的“异样”,据说当年这里曾是战时指挥中心所在地;还有军博站,据说当年为了方便国家领导人和各国元首参观地面上的军事博物馆,这一站的装修可谓“豪华”。除了用大理石装饰站内廊柱和地面,在它的东北口还启用了一台国内最早的自动扶梯。现在,大理石在一号线几乎站站可见,而那台自动扶梯,或许早就颐养天年了。因为尚在原址的那一台,跟现在任何一台地铁站扶梯并无二致。
有时候,38年的时光真的快得如一列呼啸而过的地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