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平路瓶颈成事故“黑点路”
黑龙江新闻网讯 7月、8月连续两个月,哈市哈平路发生3起重大交通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9月13日,哈平路朝阳道口又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翻斗车与载客面包车相撞,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2人轻伤……记者从哈市交警部门了解到:哈市16个一级高危路段就包括哈平路的朝阳道口(至哈南站铁路桥)、殡仪馆道口和新发屯道口。同时,哈平路也是动力交警大队辖区事故“黑点道路”,今年1月至今,该路段发生有伤亡交通事故39起,已经造成8人死亡,37人受伤。哈平路为何事故频发?13日,记者随交警踏访发现,这里南窄北宽呈“瓶子”状的畸形路面和安全设施不全、车速快是事故频发重要原因。交警部门建议,哈平路应拓宽节点路面,增设信号灯和减速带、路灯、警示标志等基础设施。
踏访:三大节点为事故多发地带
节点一:朝阳道口至哈南站铁路桥路段
路况:由宽变窄
哈平路建成于2001年,北起香坊三大动力路,南至平房区青岛路,全长约11公里。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交通主干道却事故频发,被列为“黑点路段”。
13日11时55分,记者随动力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井大朋从哈平路任家桥路段驱车出发。此时该路段道路较宽,为双向六车道,并伴有辅道,未出现拥堵。12时05分,前行4公里,驶至朝阳道口,此处就是13日交通事故肇事地点,距哈南站铁路桥约200米,至此道路由宽变窄。据井大朋介绍,从朝阳道口到哈南站铁路桥是第一个交通节点,路段突然变窄,到了哈南站铁路桥已成双向四车道,从朝阳道口出来驶向哈平路的车辆速度都很快,是事故多发区。
节点二:前进村道口
路况:弯急、坡路、车速快
12时10分,前行1公里驶至哈平路前进村路口处。据哈平路上清洁工人介绍,她在哈平路上作业有半年时间了,几乎天天能看到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每逢雨雪天气,在前进村路口处刮蹭事故更多。据在该路口执勤的交警介绍,该路段因弯急、坡路、车速快等问题易发事故,所以交警需全天指挥交通。
“前进村路口和再往前的朝阳收费站路口是最易发生堵车和事故的两大交通节点。”副大队长井大朋表示,因为两处路段需全天上路疏导,而动力交警大队警力不足,所以8月初将疏导任务交给平房交警大队,事故处理则仍归动力交警大队,形成两个大队共管的局面。
节点三:朝阳收费站
路况:路口窄车流量大
12时20分,前行约3公里来到哈平路朝阳收费站道口处。该路段双向来车纷纷由哈平路涌向朝阳收费站入口处,而此道口仅为双向二车道,所以两辆大挂车逆向同时进入该道口时就会形成堵塞,需要交警靠前指挥方可通过。
12时30分,再前行约2公里就到达了青岛路、哈平东路、哈平西路与哈平路相交的“丁”字路口。此处因有信号灯,所以车辆有序通行。再前行约数百米就是哈五路入口。
分析: 80%车祸集中朝阳
新发屯两道口
一位在哈平路上执勤多年的老交警告诉记者,哈平路上有保健路、保健副路、前进村、朝阳村、哈南站铁路桥、新发屯等大小道口20余个,80%的车祸集中在朝阳(至哈南站铁路桥)道口及新发屯道口,原因就是路口太窄、车流量大、车速快。
另外,没有路灯和缓冲减速带、夜晚照明不够、司机不知道减速也是事故成因。据一位执勤交警介绍,原先在哈平路宽、窄路面交界处(哈南站铁路桥)设有收费站,进出城的车辆虽然快,但快到收费站时都会自然减速,避免了一些交通事故。2003年,收费站被撤销拆除,进出城车辆不用再提前减速,加之这一段路面窄,缺少安全警示设施,导致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建议:拓宽路口增设缓冲带
如何让哈平路这一路段减少事故发生?动力交警大队已责成路政违章科向秩序处提出增设事故多发路段警示牌的整改意见,并提出增设电子监控设备。据该大队副大队长井大朋说,哈平路平交道口的道路基础设置不配套,无路灯,无交通标志,目前已向省里打过报告,希望在前进村等路口处增设信号灯、电子监控设备等交通设施。平房交警大队执勤交警也建议拓宽哈平路朝阳收费站路口,并增设路灯和缓冲带、警示标牌等安全设施。
记者在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获悉,哈市交警部门曾对哈平路提出整改意见:增设监控设施和雷达测速设施,记录超速车辆;在主要交叉路口增设信号灯;平交支路上增设减速带;在该路段增设隔离设施,同时增设行人过街天桥。但目前,因多方原因哈平路仍没有完善基本安全设施。
采访中,不少司机表示,哈平路上安全设施亟待增加,狭窄路段亟待拓宽,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