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泰国首府曼谷,看着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会有一种新旧混杂的强烈对比感。同样是客车,外国人坐的旅游客车和泰国人自己乘坐的公交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路上行驶的旅游大巴外形时尚,光鲜耀眼,有奔驰、沃尔沃、斯堪尼亚、曼等欧洲商用车品牌,也有日野HINO、五十铃ISUZU等日本品牌;另一方面,曼谷市区内行驶的多数公交车破旧不堪,虽然也是日野、五十铃、奔驰等著名品牌,但年久失修,发动机前置,还没有空调,而且很多车的车身还能看到一排排铆钉。市区和郊区甚至能看到皮卡改装的简易公交车,上面加一排座椅就可以载人,而且坐的人还真不少。
这就是泰国公共交通的现状。记者了解到,由于缺乏资金,包括曼谷公交在内的泰国各地公交公司车辆老化严重,更新迟缓。尤其是在首都曼谷,国有企业曼谷公交公司公营的4000辆城市客车中,大部分车辆亟待更新。
在曼谷街头,除了老旧公交车扎堆外,也能不时看到黄颜色的新款公交车。这些公交车中,95%以上是上海申龙生产的客车,还有一小部分是中国青年和苏州金龙海格客车。
申龙客车副总经理黎明告诉记者,这些出口到泰国的公交车,多数是2006年以后进入到曼谷公交系统的。在曼谷,除了公车公营的曼谷公交公司以外,还有很多民营公交公司,“这部分私人公交公司拥有的车辆加起来,有三四千辆之多”。更重要的是,私人公交公司资金渠道比较灵活,不依靠国家拨款,因此是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据介绍,在泰国淘到第一桶金之后,上海申龙已经成为泰国公交市场上年更新量最大的客车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