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事随风]老济南的公共交通 (作者:张世镕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31 1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百年来,济南的交通事业发展很快。今日,济南的陆上以及空中交通四通八达,安全、迅速,相当便利。但在八九十年前,济南的交通工具还是些靠人力推动的独轮车(俗称“小车”),用马、驴、骡等牲畜拖拉的大车以及骑驴、骑马、坐轿子等。从前,济南传统式样的大车为双轮,由一匹马或其他牲畜驾辕。那时候的大车多用来运货,如果运载乘客,须临时在大车上以苇席搭成拱形车棚,以便乘客防晒避雨。当时,只有高官富商才有带车厢的马车。

    上世纪20年代,济南有了欧式四轮马车。车厢后面的座位能容两三人,对面的座位较窄,能坐两人。车厢两面镶有玻璃,两侧各有车门。车前有车夫的位子,外车厢左右各有车灯供夜行照明。后来,这种新式马车成了济南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人们出门雇用马车,很像现在坐出租车的情景。据记载,1927年济南的马车行业有商埠的同义、合利、华洋、中立,城里的鸿升、济东、中华、道生等马车行。当时租用马车的费用,每12小时6元,每6小时3元,6小时以内车费面议。如果有红白喜事,还可以配合顾客需求把马车打扮得披红挂彩或白装素裹。

    清末民初,人力车(俗称“洋车”)出现在济南后,也成了人们出行的时尚。洋车,因从东洋日本传入我国而得名。这种交通工具实际上是一把坐椅,坐椅下装有一对车轮,前边有两根辕杆,杆端有横木相连。老济南的洋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官绅专用,时称包月车,按月付给车钱;另一类在街上随时听从乘客呼唤雇用,可计程或计时收费。据记载,1924年包月车每月15元,计程收费一里铜币2枚,计时收费一小时铜币12枚。洋车一般都有折叠式的防雨帆布篷,装备讲究的还有防风雪御寒冷的棉篷棉帘。洋车在济南行驶了几十年之后,逐渐被三轮车取代。三轮车为装有三个车轮的脚踏车(俗称“自行车”),它后面的构造和洋车差不多,一对车轮之间有个带坐椅的车厢。

    济南始见出租汽车的时间,不迟于1919年。这一年,位于商埠经二纬三路的凤记车行,购得从美国、德国进口的小轿车各一辆供人租用,租金每小时3元。当时,3元钱能买一袋洋面(时称面粉为洋面)。以现在人们的眼光看,那两辆出租车都是地地道道的老爷车,车身呈长方形,有角有棱,车轮为木制辐条,车灯为电池灯,车内照明用煤油灯,汽车喇叭则靠司机捏橡皮球发出响声。同一年,济南有了公交汽车,它由山东省黄河河务局的几位同事集资,买到一辆小型货车改装而成,能坐7位乘客,自商埠馆驿街至泺口往返行驶,单程票价3角。时至1926年,济南才有了官办的客运汽车,是山东省交通厅把3辆大货车改装成的,各能乘坐18人,行驶路线为济泺路,单程票价2角。1931年,济南公交汽车开辟了两条旅游路线:一为济南市区至龙洞佛峪,每逢星期天运行;另一条专线设在旧城的城墙上,它从西门的坡道盘桓登城,终点是大明湖北极庙,单程票价1角,当时,北极庙后院和城墙有木桥相通。1933年,济南的公交汽车路线延长,东起老东门,西至经七纬五路,全程6个站点,每站收费铜币2枚。上世纪40年代,济南的公共交通有所发展,但由于时局动乱,好景不长。直到解放以后,济南的整个公交事业才算走上正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8-7-31 12:4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3
发表于 2008-7-31 15:37 | 只看该作者
老舍先生在他的散文中,曾对当时济南的路和济南的马车有传神的描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24 00: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