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ly99801 于 2012-1-30 10:41 编辑
方便群众生活。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和娱乐健身圈,完善一日休闲旅游圈,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健全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培育新兴消费热点,稳定市场价格,优化消费环境。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确保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开通地铁1号线,启动建设地铁2号线、3号线,基本形成现代城市公交系统,创造高效、安全、舒适、绿色的公共交通环境,争创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提高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加行人过街通道和建成区停车泊位,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三)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大哈尔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要以推进城镇化为突破,完善大哈尔滨战略规划,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编制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拓展空间。突出松花江在城市发展中的“总纲”地位,加快推进滨水空间综合开发和两岸景观带建设,全力打造独具北国特色的生态廊道,力争将“万顷松江湿地”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快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松江避暑城和利民开发区建设,完善江北地区产业布局和生态功能区建设,江北大部分地区实现城市化。加快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打造全省最大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主体部分实现城市化。群力新区、哈西新区建设要全面展开;香坊新城、道外新区和哈东新城建设要加快推进,带动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里、道外、南岗和香坊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提档升级,旧城换新貌,进一步提升对全省的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新老城区竞相辉映、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各县(市)都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建设,有条件的都要规划建设中等的现代城市,提升城市化水平。要抓好40个城关镇、中心镇和旅游名镇的规划与建设,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把城中村、园中村整理改造成为城镇新社区,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乡镇集中。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全市域,统筹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滨洲桥、滨北公铁两用桥建设,进一步谋划木兰大桥等松花江下游新的跨江通道。拓宽打通一批城市主次干道,配套建设松北、群力、哈南、哈西、哈东等新区市政道路,建成江北百公里滨江景观大道。改造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东站、平房火车站,建成松北火车站,确保哈西客站按期投入运营。加快航运、水运设施建设,扩建太平国际机场,推进依兰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加强磨盘山、西泉眼等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搞好输配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效防治内涝灾害;兴建城市内河清水水源工程,实现“三沟”清水长流。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实现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加强热电联产项目及热力管网、城市燃气建设,扩大集中供热和天然气供应范围,加快燃气汽车的推广与应用。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发展集中供热,大力支持农村适宜地区加快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完善农村光纤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以2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带动,努力在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把新农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2012-0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