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嘛。。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
先来一段来自政府网的县情简介
政区沿革 长泰县唐时属泉州府南安县武德乡。公元876年置场,公元888年改名武胜场,后又改为武安场。南唐保大13年(公元955年)建长泰县,取“长久安泰”之意,属泉州府。公元980年割隶漳州至今。现辖6个乡镇(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工业区和1个市级生态旅游区,57个行政村、13个作业区、11个居委会。
政区位置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结合部,东连厦门,南邻龙海,西接华安和漳州,北靠泉州安溪,素有“闽南宝地”之称。东到厦门市区50公里,南到漳州市区17公里,距县城50公里以内拥有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厦成、福广两条过境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在长泰县域设有2个枢纽互通、4个落地互通,内外交通十分便捷,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近郊县。
人口民族 总人口 19.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5.46万人,占79.45%。境内绝大多数是汉族居民,并有少数畲族居民、高山族居民,约200人。
自然资源 “七山一水二分田”是长泰土地结构特征。土地面积912.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7万亩,林地园地90.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34亩、山地7.12亩。整个地形呈蒲扇状,东、西、北三面青山环抱,南部多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错落有致。海拔最高山峰1128米,最低平地7米,呈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逶迤的青山,自然天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障,使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常年春意盎然,四季花果飘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降雨量1460毫米,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土壤肥沃,物产丰饶,是全国优质水果—中国芦柑之乡。水能资源蕴藏量大,并已有相当程度的开发,是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非金属矿藏十分丰富,高岭土、叶腊石、钾长石、花岗岩、矿泉水、温泉储量巨大。森林覆盖率达65.8%,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福建省环保先进县。
经济概况 几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长泰争先”,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对接厦泉、项目带动”三大举措,经济发展呈现增速加快、亮点增多、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工业产值突破百亿,规模工业企业突破两百家,现有规模工业企业208家,并有24家企业年产值上亿元,初步形成了体育用品、光电照明、机械制造、造纸包装、建筑材料等五个特色主导产业,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球类体育用品生产基地、漳州市最大的石制品加工出口基地、光电照明产业基地和纸制品生产基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工业产值161.2亿元,比增41.4%,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47.1亿元,比增4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95亿元,比增69.2%;财政总收入7.35亿元,增长33.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47亿元,增长42.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820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7911元,增长12.1%。连续四次蝉联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荣获福建省首届科学发展十优县。
人文底蕴 长泰是漳州仅有三个建县千年的县份之一,素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历代英才辈出,先后有进士71人、举人292人、贡生396人,明代出现了漳州唯一的状元林震,清初出现了被尊称为“中兴王”的台湾农民起义军领袖朱一贵。近年来,我县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先后荣获全国首届文明县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两基”达标县、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县、 “双高普九”先进县、平安县(区)等荣誉称号,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
来源:
http://www.changtai.gov.cn/EC_ShowArticle.asp?EC_ArticleID=9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