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青岛呼唤全域统筹的大公交
日期:2013-01-08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在公交领域实施全域统筹,改变各自为战的现状,建设全市统一的公交大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市区现有的道路资源和公交线路,统一管理和调配车辆,从而优化公交资源配置,缓解公交资源紧张的局面,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
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青岛的公交目前主要分为三家,分别是公交集团、交运集团和黄岛区公交。”青岛市人大代表、公交集团董事长邱伟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大青岛的角度来考虑,公交领域也应该全域统筹,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不论谁来管,都要统一平台、统一管理。
胶州湾桥隧通车以来,公交线路的跨区对接和融合,一直是市民关注的话题。隧道公交连接了岛城东西两岸,原胶南市公交线路也逐步对接隧道公交,与青岛主城区联系日渐紧密,特别是区划调整以后,原胶南市的公交线路,已逐步纳入新黄岛,整个西海岸的公交线路开始有了一体化的模样。不过,站在大青岛的高度来看,整个青岛市区依然是三家公交各自为战,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公交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大青岛战略的推进。
这些年来,虽然本市的公交乘车方便程度和乘车环境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不得不承认,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的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主要道路趋于饱和,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公交资源因此愈发紧缺,高峰时段的公交密度满足不了广大市民的需求,个别热门线路更是十分拥挤。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公交车数量,就是通过集约化经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显然,在公交领域实施全域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公交大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整个市区现有的道路资源和公交线路,统一管理和调配车辆,从而优化公交资源配置,缓解公交资源紧张的局面,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
作为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尤其是公共交通,不仅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也会改变城市本身的存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延伸到哪里,城市就会覆盖到哪里。对于青岛来说,胶州湾桥隧通车和行政区划调整之后,自然天堑变成通途,行政区划上的束缚也已经松绑,大青岛格局初露峥嵘,但我们的公交系统还停留在以前条块分割的状态,缺乏一个与大青岛相适应的公交大平台。建设大青岛,我们一直讲要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而公交领域的全域统筹显然是重要基础,更是当务之急,三城联动的活跃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交线路的方便和顺畅程度。
大青岛呼唤大公交。城市越大,公交的重要性也就越突出,京沪穗等城市的发展经验,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公交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更是大势所趋,建设统一的公交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可以让乘客方便获得出行前、出行中的公交服务信息。另外,有了大公交这个统一的平台,市区公交也可以对周边形成更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为下一步郊区公交线路对接市区线路奠定基础,从而最终形成大公交串起大青岛的公共交通格局。
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A8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