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代兵)2月5日,市民余某带着妻儿乘公交车,等了快一个小时车来,带着酒劲余某与司机马某发生口角,两人继而动手,余某眼眶被打肿住院。一周后,两人在民警的调解下和解。 2月5日晚7时多,余某和妻子、孩子在亲属家吃过饭,来到桦树街准备乘坐35路公交车回家。走到公交站时,恰巧一辆35路开走,一个小时后三人才等来下一辆公交车。而这辆迟来的公交车到站并没停,余某一路小跑跟在车**后拍打车身,车开出站台30多米才慢慢停下来,一家人这才上去车。
余某说,当天他上车后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司机转头骂了他,并停车走到车厢后和他理论,两人推搡中司机打了他一拳,正好打在眼眶上。余某住了七天院,花了医药费5000多元。昨天上午,道外公安分局站前治安大队找来当事双方进行调解,记者也赶到了调解现场。 见面后二人都不说话,负责调解的民警孙成旭一句玩笑话,做了开场白。余某接过话说,自己这回遭了不少罪,可冷静下来一想,其实公交司机工作也不容易,大过年的谁不想早点回家,自己不该借着酒劲发牢骚。 一直沉默的司机马某也说话了,他说那天不是有意不停车,而是路太滑刹不住车,听到余大哥发牢骚就回了几句,话赶话一下子冲动过头,害得大哥耽误了工作。 在民警的协调下,两人都承认自己有不对的地方,马某对自己的冲动表示歉意,并当场赔偿余某医药费、误工费近1万元。“能聊开的事,何必动手”,看到双方几句话后一笑泯恩仇,民警又嘱咐两人,遇事儿得冷静,别急,更别动手,付出身体和金钱的代价,不值! “新闻110”提供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