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新闻] 减少污染物排放看北京:地下动脉,编织绿色公交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9 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城涧 于 2014-7-19 00:00 编辑


4月1日,调度员在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调度指挥地铁运行车辆

       这是一幅你从未见过的北京交通图景——4月1日下午,走进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这种感觉立即涌上心头。

       在这里,透过十几块大屏幕,一幅北京市地下交通全景图清晰展现在记者眼前:7000多列轨道客车在17条地铁线路上的实时位置、运行状态一目了然。流动的客车在线路上闪烁奔流,俨然城市的“地下动脉”。

       “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PM2.5的主要来源,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我市提出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让绿色公交的比例不断提升。”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说。

减少尾气污染,北京轨道交通最高日客运量已超千万人次

       在2350多平方米的圆形指挥中心大厅内,其中一块屏幕显示着前一天的路网运营信息:3月31日,路网客运量为1008.4万人次,开行7045列,列车正点率为99.84%。而根据北京市交通委的最新统计,在清明节假期前的4月4日,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日客流量又被刷新,达到1124.14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更多机动车的停驶,以及更多污染物的减排。

       “北京市540万辆机动车是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其对PM2.5的贡献率约为22%。”庄志东介绍。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氮氧化物等一些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高度与人群呼吸带相同,排放出的污染物长时间在街道中滞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直接。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无污染、快捷准时的优势,已成为北京市减少机动车污染的重要抉择。

       “借助北京奥运会的东风,2003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承担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等任务。自此,北京市轨道交通迎来黄金发展的十年,运营里程在114公里的基础上快速延伸,到2013年,达到465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之一。”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方平介绍。

       看着指挥中心内的北京市轨道交通图,465公里的轨道呈现出“环线+棋盘+放射性”的线网格局。轨道客车便在这个“蜘蛛网”上循环往复,运载着市民南来北往。2013年,轨道交通在绿色出行中的骨干作用已经凸显。该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876万人次,同比增长30.5%,最高客运量达1106万人次,在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中,所占比重接近40%。

到2020年,将建成30余条9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4月1日下午5时多,正是下班高峰,北京市的道路异常拥挤、空气污浊。

       拥堵是北京市“大城市病”的症状之一。而在机动车怠速情况下,污染物的排放大增。减排,先要治堵。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的运力,北京市已经做出规划。

       “今年,我们将确保地铁6号线二期、地铁7号线、地铁14号线东段、地铁15号线一期西段等新线按时开通运营,形成52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方平说。到2020年,将建成30余条9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到时,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50%以上。

       在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大厅内,每一个屏幕前都摆放着调度人员的操作台。在轨道交通发展之初,北京市针对每一条线路建设了一个指挥中心,如今,则发展为全网同厅同台。“同台调度下,每条线路的调度员平常各司其职,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有经验的调度员能够迅速支援,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置,保证轨道交通安全、畅通运行。”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管理处的高建通说。从“一线一中心”到全网同厅同台,运营组织模式从线路到网络化,高度集约的管理模式在业内开创了先河。

       高建通介绍,通过地铁站口的刷卡系统,可以采集每一个站点的客流信息,统计数据会传送至指挥系统。整个网络数据15分钟更新一次,系统会根据数据自动生成流线图。未来,这些数据将成为规划地铁线路的重要依据,新线路的地铁站点要设在哪里也与此密不可分。路网客流统计,也直接影响到地面公交线路的配车情况。

       根据北京市的规划,该市将优化公交网络,完善地面公交快速通勤体系,形成由“轨道交通+公交快线”构成的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网络,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注:本文已经本人编辑,内容转载自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25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