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新闻] 木头挡板、吸水沙包外加简易墙 地铁防汛多靠“土办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17 2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北京日报

     近日,记者在防汛采访中发现,与盯水位线的“电子眼”、自动报警装置等其他领域的防汛设备相比,地铁的防汛手段略显落后,木头挡板、吸水沙包仍是主力,有些车站甚至需要配备水泵在站外抽水。业内人士坦言,主要是因为一些线路在规划之初就不太全面,比如地铁13号线开通已12年,但霍营等车站的站外广场仍然未接入市政排水管网,一旦下大雨容易发生倒灌。
    80张大床板搭“桥”
    地铁霍营站所属站区负责人吕铁平昨天上午一直惦记着雨情。她说:“这站地势低洼,不能等下雨再行动,要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她说的准备工作,有常规的设置挡水板、码放沙袋等,也有超常规的,比如搭“桥”。
    由于车站算是区域内的低点,下一会儿雨就能存住水,有些乘客从站外走进来鞋子都湿透了。为了方便乘客,这座地铁站特别定制了80张床板,每一张都是2米见方,厚约10厘米。“每次降雨前,一名站务员就会守在车站外盯着乘客的鞋看,只要鞋湿了,就得架‘桥’。”她说,“不过如果雨太大了,我们还得冒雨把这些板子收回来,否则就冲走了。”
    下场雨就得架“桥”,主要是因为站外的广场至今没有与市政排水管道相连。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降雨持续时间较长,车站外就会蓄满水,得靠水泵抽水,防止雨水倒灌。“地势低,抽走了没一会儿,水就又流回来了。”吕铁平说,“今年我们特意挖了个蓄水池,周边加了一堵简易墙,防止倒灌。”
    下大雨列车回不了库
    一到汛期,房山线的地铁列车司机就心里打鼓,因为很可能晚上收车后回不了车库。一位地铁工作人员说:“郭公庄车辆段的洞口是周边最低点,列车上线或者回库都得经过这里。一下雨,这儿就容易积水。”
    最严重的一次,这段轨道积水深度达到2.5米。房山线列车结束一天的运营后不能回库,只能在车站趴了一宿。业内人士称:“按照常规,地铁完成运营之后需要进行列检,停在车站里,很多检查都没办法完成,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交通部门一位负责人坦言,自从2008年以来,地铁线路开通速度很快,有些新线的市政配套设施没有跟上,给后续运营带来麻烦。“遇到汛期,就形成了死循环,低处抽水,高处回流,有时候只能依靠砌挡水墙。”
    敞篷站遇雨停扶梯
    团结湖地铁站D出口采取了露天设计。一赶上下雨天,外边多大雨,电梯就多大雨,没有任何遮挡。一位家住团结湖附近的梁女士说:“我腿脚不好,上下楼梯比较吃力。遇到下雨天,我的出行就跟别人反着,大家都愿意坐地铁,我得坐公交,因为车站的电梯一准儿停。”
    北京地铁工作人员坦言,类似这样的露天出入口一共有19处。逢雨天,出于安全考虑,这些站口的电扶梯都会关闭。
    “虽然乘客肯定会不方便,但是对于防汛而言难度不算大,因为这种出入口下端会设置排水沟,我们最怕的还是雨水倒灌。”他举了个例子,“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的出站口位于地下通道内,曾经有一次通道的市政管道堵塞,雨水直接涌入站内。”
    三大防汛难点
    北京地铁新闻发言人贾鹏表示,目前最突出的三大防汛难点分别是:10号线纪家庙A口(丰台区),因建设遗留问题,无有效外排水设施;15号线香江北路车辆段(朝阳区),雨水排放设施未能与市政管线连接;八通线土桥段西试车线墙外,因通州区高立庄拆迁工程,通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回填土堆积在土桥段西试车线墙外,如降雨较大有滑坡危险。
    北京地铁目前都已经采取相应措施,但希望尽快协调解决与市政排水连接问题,并希望协调移除堆积的土方等杂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4-6-17 22:06 | 只看该作者
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排水系统不好,什么都没用
3
发表于 2014-6-22 08: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人为制造水害的话,这种线路干脆就别开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25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